前沿科技
-
SpaceX使用引擎表面澆鑄一種新型鋁合金材料 高溫或嚴寒表現更優
北京時間12月25日上午消息,據美國財經媒體Quartz報道,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直有前往火星的計劃,但是其前往的方式卻在
-
NASA宇航員太空失重半年,重返地球艱難“學走路”
作為普通人,當學習了物理了解到失重后,就會對失重的感覺很是好奇。我們非常想要了解在太空中失重行走的感覺。但是,真正的宇航員卻不這樣
-
我國首款全復材多用途無人機翼龍I-D首飛成功
航空工業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翼龍系列無人機經歷各種嚴苛環境考驗,實現大強度常態化使用,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翼龍”無人機品牌。翼龍I-D無人機的首飛成功,進一步豐富了
-
馬斯克:正在制造火星測試飛船 有望于2019年3月或4月份試飛
據NextBigFuture報道,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宣稱,該公司正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發射場制造火星測試飛船,并有望于2019年3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量子糾纏態自檢驗 具高可靠、抗干擾特性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陳耕等人在測量設備不可信條件下實驗,獲知了未知量子糾纏態保真度信息,首次在國
-
我國自主3D視覺技術獲重大突破 將打開更加廣闊的AI應用空間
曾擔任蘋果公司攝像頭模組設計主管的朱力瞄準機會,于今年4月成立了光鑒科技公司,并于日前宣布,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納米光芯片所提供的新方案可使用EEL激光器替代VCSEL,人眼安全性更高
-
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發回火星圖片:一個填滿了水冰的隕石坑
據The Verge報道,歐洲航天局(ESA)火星快車軌道飛行器(Mars Express orbiter)發回的最新照片,展示了常年處于寒冷狀態的科羅廖夫(Korole
-
中國成功發射“虹云工程”首顆衛星 打造天基互聯網
虹云工程系統的最大特點是真正實現全球連續無縫覆蓋,該系統設計一期工程計劃是156顆衛星,這些衛星之間通過激光星間鏈路,實現星間互聯,衛星跟地面通過星觀站鏈路互聯并接入互聯網和
-
SpaceX獲得美空軍的2870萬美元合同 研究太空數據連接
Telesat正在開發一個針對全球寬帶服務的近地軌道星座,目標是在2021年開始運行大約120顆衛星。與此同時,Airbus Defense and Space則是國際OneWeb財團的衛星制造合作伙伴,后者希望在明年開始發射衛
-
馬斯克駕車測試首條“地下高速路” 特斯拉變身有軌列車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未來洛杉磯地底下將會有數十層級的地下隧道網絡,從而極為有效地緩解洛杉磯擁堵的交通。目前,還有另外兩個正在籌劃的地下隧道工程項目:一個計劃連接洛杉磯道奇體
-
Space X將三度嘗試發射美國衛星 定位準確度為目前三倍
12月2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埃隆·馬斯克Space X的獵鷹9號火箭定于美國時間周四再次發射。本周早些時候,由于技術問題,SpaceX臨時取消
-
NASA實驗顯示DNA糖或能在太空中漂浮
據外媒報道,截止到目前為止地球是我們唯一確定存在生命的地方,但有證據表明地球上的化學物質可能開始在太空堆積起來。近日,NASA的天體物
-
國內首款自主知識產權新型滅火器獲民航局適航批準 實現了在該行業領域零的突破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12月19日消息,12月17日,民航局在京組織召開民用航空器手提式滅火器適航審定委員會會議,為民航二所華越滅火器頒發了潔凈
-
軟銀旗下芯片技術公司ARM推出針對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芯片
據外媒報道,軟銀集團旗下的芯片技術公司ARM Holdings周二推出了旨在處理傳感器數據流的芯片,它們將為自動駕駛汽車最終上路行駛做出貢獻
-
中俄將聯合研制超重型火箭發動機 俄專家:我們不介意"出售"技術
俄媒稱,俄羅斯航天工業的龍頭企業動力機械制造科研生產聯合體宣布將與中國人聯合研制超重型火箭發動機。不過,這個決定還需獲得俄羅斯政府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化石 與恐龍同齡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近在南京東郊發現了200多塊遠古化石花的標本。研究表明,這些花朵生活的年代距今至少
-
美國擬發射新一代GPS衛星 定位準確度為目前三倍
美國空軍定于18日發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首顆新一代組網衛星韋斯普奇,以期實現更精確、更安全的定位。美國國會下轄政府問責局推斷,軍
-
日本明年或將發射衛星 為人類首次帶來人工流星雨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當流星雨來臨時,千百顆流星劃過夜空,如同綻放的煙火,帶來轉
-
中國電池登上國際空間站 太陽能轉換率全球最高
據介紹,漢能阿爾塔提供的砷化鎵電池是面向未來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在相同面積下,它產生的效能可以達到普通柔性太陽能電池的2-3倍,是目前全球轉換率最高的薄膜太陽能技術。“隨著我們
-
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將延長兩年工作時間
雖然“悟空”已運行3年,但電流、電壓等主要工程參數一直保持穩定,所有載荷都正常工作,性能指標與剛發射時相比變化甚微。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說,按照現在的狀態,科研團隊對讓“悟空
-
我國研發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 能穿透霧霾還能拍視頻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日前發布消息稱,由該所負責牽頭研制的我國第一部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進行了飛行試驗,并成功獲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