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中國開發出小型多旋翼無人機X-M20 抗風能力可達7級
近日,中國直升機研究與發展研究院表示,中國已開發出小型多旋翼無人機X-M20,可攀爬5000米。有媒體分析,中國已成為全球直升機市場的主要
-
微軟推出實時翻譯技術 僅支持中德英之間翻譯轉換
外媒11月19日報道,軟件巨頭微軟的語言翻譯技術可能會改變客服業。據悉,道格拉斯-亞當斯在《銀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中,有一條叫巴別魚(Babe
-
NASA確定2020火星探測任務登陸點 可能存在古代火星生命證據的地方
11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今日確定2020火星探測任務(Mars 2020)將要登陸火星區域Jezero Crater
-
NASA考慮向太空游客出售坐票 搭乘國際空間站飛船
北京時間11月2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正考慮在執行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任務時,向私人游客出售飛船座位的可能性。此舉類似于俄羅斯此
-
鯨魚耳垢竟是個巨大信息庫:10年數據反應環境變化
人類耳垢這種粘性物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耳道內積累很多有關宿主健康的線索,鯨魚的巨大耳垢也是如此。圖1:測量座頭鯨這種體型鯨魚的應激
-
我國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收官雙星發射 邁出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2009年,北斗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并按照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全球系統三步實施組網。“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楊長風說,后續將于2020年底前建成由30多顆北斗導航衛星組成的全球系統
-
VirginOrbit運載火箭首次在機翼上進行測試飛行
理查德布蘭森的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發射提供商維珍奧比特(Virgin Orbit)本周末首次將新火箭投放到空中。 周日,該公司用火箭
-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衛星 搭載發射4顆微納衛星
據新華視點官方微博消息,11月20日7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衛星及天平一號A星、B星,嘉定一
-
日本東麗開發出新型碳纖維 力爭到2020年代后半期用于飛機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19日報道,日本材料廠商東麗開發出了強度比以往產品提高30%的新型碳纖維。即使減少碳纖維的使用量,也能維持成型的
-
科學家研發設備 可將大腦想法轉換成語音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5日報道,現在,隨著科研技術的發展,科學家越來越接近一個研究事實:把失去說話能力患者的思想轉化為文字。然而,
-
地球正吞掉自己的海洋 別擔心吞掉還會“吐”出來
研究人員發現,當地球的構造板塊鉆入到彼此下方時,它們拖入地球內部的水量幾乎是之前科學家推測的三倍。研究人家借助馬里亞納海溝俯沖帶中
-
北斗三號基本系統部署完成 將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據央視報道,19日02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
-
SpaceX放棄獵鷹9火箭第二級回收計劃 全力推進BFR重型火箭的研制
當前,可回收火箭技術最成熟的可能就是美國的Space X(太空探索)公司了,迄今為之,獵鷹9火箭的第一級完成了超過30次的回收,并且多次重復
-
研究表明:人類探索火星或成"火星殘存生命"的殺手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只有約1毫米,而且降雨量在38毫米左右的有效降雨平均每個世紀只有一次。
-
NASA證實開普勒望遠鏡收到關閉命令:曾發現2600顆行星
北京時間11月17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終于關閉了肩負系外行星搜尋任務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當地時間星期四晚上,NASA證實開
-
研究人員可以制造指紋以假亂真,指紋密碼已經不再安全?
據英國《衛報》11月15日報道,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神經網絡來生成人造指紋,這種人造指紋是進入生物統計識別系統的萬能鑰匙。這項研究證明,
-
漢能+波音打造太陽能無人機 轉換率一年兩破世界紀錄
本周,漢能剛剛宣布旗下美國子公司阿爾塔(Alta Devices)的單結砷化鎵電池打破世界紀錄,11月14日,據美國專業媒體Aviation Week & Spac
-
美國將研發下一代鋰金屬電池 壽命可增加一倍
當地時間11月12日,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在《Nature Energy》雜志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更持久、充電速度更快以及更安全的鋰
-
SpaceX太空互聯網計劃擴大:FCC新批準其發射7000多顆衛星入軌
11月16日消息,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報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準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火箭公司SpaceX向軌道發
-
SpaceX再次成功發射并回收二手火箭 成功回收次數已達31次
此次發射任務中,SpaceX公司使用了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其曾于今年7月將Telstar 19 VANTAGE衛星送入軌道。SpaceX期望在不久的將來用同一枚助推器完成第三次發射。
-
科研人員研發種地機器人:能種地能噴藥還能除草
英國一家小型機器人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用于農業的定制型靈活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替代現有的田間拖拉機。農業往往被認為落后于高科技時代,
-
氣候變化“損害”雄性昆蟲生育能力 或為種群減少原因之一
科學研究表明,昆蟲數量的急劇減少或許和酷熱的天氣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實驗室那些暴露在熱浪中的雄性鞘翅目昆蟲的后代數量出現了減半的情
-
高速“暗物質颶風”正沖向地球 或將最終證明存在神秘物質
據國外媒體報道,發生在遙遠距離的星系碰撞所產生的影響,可能很快會幫助人類尋找到構成暗物質的神秘粒子。太陽系正在穿過一個被銀河吞噬的
-
德國將投資10億歐元研發新一代固態電池 欲擺脫對中日韓依賴
近日,路透社透露德國政府將投入大筆資金支持一個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的財團。據悉,此次將投資超10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以支持研究和開發新一
-
浪潮發布AI超級服務器AGX-5 每秒2千萬億次AI計算性能
11月12日,在美國達拉斯舉行的全球超算大會SC18上,浪潮重磅發布AI超級服務器AGX-5,其單機可提供每秒2千萬億次的AI計算性能,是目前全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