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苔絲”鎖定逾千恒星 尋找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行星
研究人員還列出了這個目錄中重點應觀測的408顆恒星。使用“凌日法”尋找行星時,有時需要行星從恒星前方經過兩次才能發現目標,但對于這408顆恒星,研究人員認為以“苔絲”的觀測能力,
-
英科學家借助地面望遠鏡研究發現 太陽耀斑磁場比先前認知的強十倍
據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博士后李會超介紹,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可達1400萬公里,太陽耀斑是日冕中的一種能量突然釋放的現象。日冕中太陽磁場特定結構的演化,可不斷積累磁能。
-
天文學家又發現一個完全沒有暗物質的星系 距地球6000萬光年
“如果只有一個目標星系,你腦海中總會有一個小聲音在說,’如果你錯了呢?’”耶魯大學的天文學家皮特范多克姆(Pieter van Dokkum)在一份新聞稿中說。“盡管我們做了所有我們能想到的檢查,
-
以色列月球探測器飛行途中拍攝到地球素顏照
周一的校準動作是為“捕獲月球”作準備。這是一種復雜的動作,在月球表面著陸前,貝雷塞特航天器將進入月球的重力場,并繞月球飛行。在過去幾個星期里,它一直在繞著地球運行。
-
我國啟動高分辨耐輻照硅探測器研制 未來應用于國防特殊輻射測量設備等諸多領域
“射線探測技術作為現代科技關鍵核心技術,可稱為‘國之利器’,在公共安檢設備、國防建設、核能開發利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空間,目前我國硅輻射探測器市場上的產品絕大部分被國外壟斷
-
中國成功發射第二代數據中繼衛星系統首星“天鏈二號01星”
據了解,“天鏈二號”中繼衛星系統在任務規劃、系統管理、業務運行上相比“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系統取得顯著進步,數據傳輸速率和多目標服務能力也有較大提升,將對提高中低軌衛星、載
-
SpaceX飛船大氣測試模型Starhopper即將進行首次發射
與任何早期測試飛行一樣,Starhopper的發射將幫助SpaceX解決航天器設計和發射系統硬件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這些測試將是向Starship硬件最終全面測試發射邁出的一大步。近日一些當地人已經在Spa
-
中國科大科研團隊發現廉價催化體系 有望促進有機合成新藥規模化生產
然而,目前光催化劑的類型主要為貴金屬配合物(如銥、釕等)或有機染料,結構復雜且價格昂貴,這使得光催化工業體系成本高昂,流程復雜,控制難度大。因此,開發新型廉價多功能的光催化
-
美宇航員將進行太空行走 替換國際空間站外掛蓄電池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稱,美國宇航員尼克?黑格和克里斯蒂娜?庫克將于29日進入太空更換國際空間站外掛蓄電
-
火星河道比地球上的更長更寬 河流持續數十億年直至10億年前才干涸
此前也有研究人員提出火星有多個潮濕期,但研究人員稱,最新研究提供了更多細節,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火星的氣候歷史及其宜居性。當然,有關火星氣候還有很多未解之謎。例如,火星稀
-
我國科學家發現固態制冷新材料 可降低制冷能耗
目前的制冷系統大多采用氣體壓縮制冷技術,但這種技術所采用的材料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基于固態相變熱效應的制冷技術作為一種最具希望的替代技術,近幾十年受到廣泛關注。這種技術
-
有機半導體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電子自旋傳遞距離可達1微米
有機半導體內部結構通常高度無序,電荷包的移動速度遠不如在硅或砷化鎵等無機半導體中的移動速度,并且這兩種半導體都具有高度有序的晶體結構。通過對有機半導體電子自旋的實驗發現,
-
銀河系中央存在兩條能量逃逸通道 “銀心煙囪”高度超過500光年
此次,天文學家們從之前獲取的銀河系中央圖像中發現了兩個X射線羽流,即“銀心煙囪”。它們從銀河系中央一個向南延伸,另一個向北延伸,距星系中央盤踞的超大質量黑洞大約160光年,“
-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單層石墨烯納米帶 是世界范圍內首次
不過,受自身結構限制,當前國際主流的氟化碳材料也有痛點——它難以實現“能量密度高”和“功率密度高”的兼顧。2008年,封偉團隊率先提出開發具有獨特結構的新型氟化碳材料,以實現
-
科學家提出制冷新方式 可降低制冷技術的能耗和環境影響
李昺及同事展示了多種塑性晶體在壓力驅動下大幅度的熱量變化。其中一種被測材料名為新戊二醇,其產生的能量變化約為389焦每千克開。這種顯著效果要歸因于塑性晶體的分子結構:塑性晶體
-
科學家首次用移植睪丸產下小猴 或成患癌男孩生育新希望
然而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生殖生物學家Ellen Goossens則警告說,來自癌癥患者的組織移植物中可能攜帶著惡性細胞,從而導致新的腫瘤的發生。她說研究人員需要探索適宜的方法,以確保移植
-
國內首個量子產業規劃目標指向“世界級”
到2022年,將爭取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20億元;到2030年,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300億元,具備千億級產業發展能力。這是近日獲批的《濟南市量
-
我薄儲層超稠油開發關鍵技術破行業難題 大幅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
人們常常用“像一個摔碎了的盤子,又被人踢了一腳”來形容勝利油田的地下狀況,而這個“盤子”幾乎囊括了世界上2 3的油藏類型。復雜的油藏類型為勝利油田不斷進行科技創新提供了動力,
-
中國溝蜷屬種類的物種多樣性及分布范圍明確
厚唇螺科種類廣泛分布于除南極洲和澳洲以外的南半球,在東南亞大陸,溝蜷屬種類主要分布于泰國西部到我國南部,以及婆羅洲和爪哇島。在我國,對于溝蜷屬種類的研究并不多,此前僅記錄
-
新復合氫化物鋰超離子導體問世 或催生高能量密度全固態電池
鋰離子傳導固體電解質是全固態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但問題是,大多數現有的固體電解質具有化學 電化學不穩定性,不可避免地會在界面處引起不必要的副反應,導致界面電阻增加,在重復
-
最新研究表明環繞其它恒星運行的行星數量現已突破4000顆
美國宇航局系外行星檔案距離發現4000顆系外行星還差74顆,但是2018年發射的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探測到的443顆候選行星亟待證實。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還發現了2423顆候選系外
-
美國航天局取消兩名女性宇航員太空行走計劃 因無合身太空服
據報道,如果科赫和麥克萊恩按原計劃執行太空行走任務,那么此次任務這將成為首次由兩位女性宇航員完成的太空行走任務。據悉,從1998年國際空間站建立至今,一直都是男性宇航員組合或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出植物硝酸鹽信號傳導通路
硝酸鹽不僅是植物最主要的無機氮源,還作為信號分子激活一系列基因表達,觸發硝酸鹽應答反應,進而促進氮高效利用。細胞膜定位的硝酸鹽轉運蛋白NRT1 1(擬南芥AtNRT1 1和水稻NRT1 1B)作為硝酸
-
我國首次建立鈾礦數字化基礎數據庫 開展老舊紙質資料數字化工作
該數據庫按照專業組、空間劃分方式(全國級、成礦區帶級、預測區級、礦區級)、分類專題進行數據管理,具有高效的數據空間檢索、查詢功能,實現了按關鍵詞檢索和按空間區域(可視化)檢索
-
新研究揭示木星在太陽系的奇妙旅程:木星形成時與太陽距離是現在的4倍
這些特洛伊小行星分成兩組,每一組都包含有成千上萬顆小行星,它們與太陽的距離等于木星與太陽的距離,但它們分別位于木星的前方和后方,且位于木星前方的特洛伊小行星的數量比位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