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變形打印噴嘴 可控制3D打印成品中的纖維排列方向
據了解,在以往3D打印過程中,工程師會在材料中加入纖維來提高成品的強度以及導電性。然而,在這一流程中,工程師難以控制纖維排列的方向,這就可能導致纖維排列雜亂,從而影響3D打印
-
SpaceX成功進行2021年首射 二手助推器完成第50次發射
獵鷹9號火箭由9臺梅林1D發動機提供動力,推力超過770噸,將重達3500公斤的土耳其通信衛星Turksat 5A送入軌道。該衛星的設計壽命約為15年,為土耳其、中東、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提供寬帶覆蓋。S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9完成首次靜態點火測試 發動機點亮大約一秒鐘時間
馬斯克表示,星際飛船和超級重型火箭都能夠實現快速可重復使用。超級重型火箭將在飛船升空后返回地球垂直著陸,就像 SpaceX 公司的獵鷹 9 號和獵鷹重型火箭一級助推器那樣。但馬斯克最近
-
SpaceX可能在“未來幾周”內準備好同時測試兩艘星際飛船原型
被稱為“亞軌道發射臺B”的新發射裝置和所有相關的低溫管道在12月下旬首次亮相,參與了星際飛船原型SN9的抗低溫測試,并計劃最早在當地時間1月4日進行
-
馬斯克稱SpaceX將嘗試用“空中捕獲”回收星際飛船助推器
此前,SpaceX的計劃是以類似于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助推器的方式回收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讓其降落在海上無人回收船上,或者返回到靠近發射臺的著陸墊上。但在經過大量設計改進后,SpaceX
-
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 證實“胖子”恒星的產能方式
艷陽天雖好,但出門游玩的人,往往需要提前做好防曬準備。在科學家的眼中,看到的則是為什么太陽在1 5億千米之外發出的光線都能曬傷我們的皮膚。19世紀末的物理學家非常迫切地想知道,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 成果登上《物理學評論快報》
固態水分子由于氫鍵的存在傾向于形成三維框架結構。在自然或人造的極端條件下,水分子很可能與其他氣體小分子發生締合,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構型和結構。純水在低于400萬大氣壓以及77K—
-
機器人管家正走向生活 服務機器人具備哪些特點?
“機器人需要精進各種環境感知的能力、包括和各種智能設備的交互,比如機器人需要上下電梯,通知客人(座機、手機、智能音箱等),以及室外服務機器人還需要判斷路況,這些與環境交互中
-
科研人員首次利用銀河系周圍星系周介質中的熱氣體溫度測量了銀河系總質量
郭福來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測量方法,他們把銀河系暈中的熱氣體作為測量銀河系質量的探針。自1950年以來,天文學家發現了許多不同的觀測證據,表明銀河系周圍存在著大量彌散的百萬度
-
研究人員推測阿貝爾2261星系團中心的星系包含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誕生的?“其實它的形成原因目前并不能完全確定。有一種說法是多個小質量的黑洞,相互并合成質量稍微大一點黑洞后,再通過吸附周圍物質,就長成了超大質量黑洞。”
-
NASA毅力號明年2月登陸火星 著陸的7分鐘要干些啥?
當天,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為 2 09 億公里,下降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由機載電腦控制。整個降落過程始于火星上方 100 多公里處。“毅力”號火星車會遇到火星的第一屢大氣。
-
科學研究發現:天王星系統或也存在生命
木星和土星等行星周圍的冰凍世界可能確實存在生命。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其中一些行星的表面下有液態水--它會定期向太空噴涌--但我們還沒有冒險到這些星球上去更好地觀察。現在,科學家們
-
俄羅斯 “安加拉 - A5M”重型火箭計劃于2024年發射
安加拉 - A5M 型火箭是一種三級重型火箭,質量為 770 噸(比 A5 型號輕 3 噸),推力為 980 噸。該火箭能將27 7 噸的載荷送入近地軌道,7 噸載荷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3 5 噸的載荷進入地球同步軌
-
研究人員實現纖維內部納米銀組裝 抗病毒抗菌率99%以上
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這種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產品對H1N1、H3N2等各類病毒的滅活率在99 7%以上,對白色念珠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抗菌率均達到99%以上,并且這種新開發生產
-
研究人員通過可穿戴傳感器和AI軟件識別手勢
研究人員表示,系統還可以保護個人隱私,因此可以使用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來改善人機交互。該團隊創建了一個靈活的臂帶,能夠讀取前臂上64個點的電信號。這些信號被輸入一個用人工智能
-
研究稱珊瑚與共生藻類的關系可幫助白化珊瑚在持續溫暖的水域中恢復過來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研究人員朱里亞·鮑姆及其同事,在2015—2016年海洋熱浪期間研究了太平洋基里蒂馬蒂環礁的珊瑚。該環礁受到的人類干擾呈現出一定的梯度:一端是村莊和基礎
-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刷新銀河系演化歷史認知
研究主要作者、APOGEE研究生丹尼·霍塔解釋說,為區分屬于“赫拉克勒斯”的恒星與屬于原始銀河系的恒星,研究小組利用APOGEE儀器測量恒星的化學成分和速度,結果發現有幾百顆恒星的化學成
-
馬斯克:SpaceX將以多種方式加速其星際飛船和超重型火箭的開發計劃
此前,SpaceX 成功地將其前身 SN8 發射到約 4 萬英尺(約 12 千米)的高度,然后執行了關鍵的 “腹部翻轉”動作,這將被用來幫助控制量產版飛船著陸。不過,SN8 在著陸時發生碰撞而爆炸,但 SpaceX
-
研究表明運動時的環境溫度會對脂肪代謝產生影響
該研究涉及11名“娛樂性活躍”但體重超標的成年人,他們每周參加兩次HIIT課程。其中一次是在溫度約為21°C的“熱中性”環境中進行,另一次是在寒冷的0°C環境中進行。訓練包括10次獨立
-
日本計劃計劃在2023年將人類首顆木制人造衛星送上太空
據日本共同社23日報道,該衛星為邊長為10厘米的立方體,所用木材是抗變形能力極強的日本厚樸。它將在和國際空間站相同軌道停留半年至一年,定期向地球發回木材的強度變形信息。
-
最新研究表明月球隕坑數量超乎人們的想象 現已發現10萬多個隕坑
科學家們利用機器學習解決了這些問題,他們基于一個深度神經網絡(計算機系統使用多層數學計算,這些計算相互反饋),使用來自數千個先前已識別的隕坑數據,并利用該算法尋找新的隕坑。
-
科學家們通過機器學習方法在月球表面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9萬個撞擊坑
基于此,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楊晨副教授與中外科學家合作,嘗試利用一種遷移學習策略來識別月球的撞擊坑。遷移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方法,能用之前獲得的知識
-
科研新發現: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制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采用生物模板—堿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表明,輕子和夸克都有三代,其質量不斷遞增。而且,這兩類粒子迥然不同。但一些試圖擴展標準模型的理論預言稱,存在一種名為“輕子夸克”的粒子,這種粒子通過夸克
-
隱藏銀河系歷史的化石碎片驚現
利勒1號偽裝成球狀星團,但組成它們的恒星的年齡揭示了它們身份的與眾不同。通過南雙子座望遠鏡觀察,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研究人員發現利勒1號至少有兩個年齡截然不同的恒星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