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美國科學家研發全息光收集器 能夠將太陽光的顏色進行分隔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項創新技術,可以捕獲平時不易收集的太陽能。據悉,他們創造了特殊的全息圖,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到太陽能電池板封裝中。每個全息圖將陽光的顏色
-
研究人員首次詳細描述了小腦發育的空間和細胞類型
研究人員凱瑟琳·米倫博士稱,此前,許多人類小腦發育和疾病的模型都是基于以老鼠為中心的數據建立的。當時還沒有關于人類小腦發育的數據,但我們現在知道,人類小腦的發育與小鼠的小
-
NASA在國際空間站種植太空辣椒 數月后可收獲品嘗
美國宇航局正在研究如何用太空中生長的新鮮食物來補充宇航員的飲食,宇航員此前已經吃過一些由空間站上種植的生菜制成的微重力沙拉。對太空居住者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營養。“我們發
-
俄專家開發出一款手掌靜脈識別技術 新設備無須接觸就能讀取人體手掌靜脈
新設備用多光譜紅外光掃描手掌,然后分析檢測到的靜脈紋路。手掌靜脈圖像處理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對區域的選擇。通常,該算法基于識別食指和中指、中指和無名指、無名指和小指之間的“膜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發光的鑭系元素納米探針 能實現對深層組織顯微成像
STED顯微鏡是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超分辨熒光顯微技術,這種技術能夠對尺寸為納米的結構進行光學成像,從而進行亞細胞的研究。近年來,STED顯微鏡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在成像過程中
-
我國科學家發現并命名一個新穎的著絲粒功能蛋白 并系統地解析了其生物化學功能
研究發現,Apolo1通過其N端與PLK1的PBD結構域相互作用,而其C端包含一個經典的PP1γ磷酸酶結合基序。有趣的是,Apolo1的PP1γ結合活性受到PLK1激酶磷酸化的調控。為此,PLK1-Apolo1-PP1γ構筑了一個
-
科研人員制備出了高質量冰單晶微納光纖 能夠靈活彎曲又可以低損耗傳輸光
“基于近代光學、電學和力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科學家得以對冰的高壓相、二維結構等新形態以及電子束光刻等應用開展探索,從而提升對冰的認識和應用能力?!蓖窀嬖V科技日報記者,
-
科學家研發創可貼式新設備 將人類汗液中的化學物質轉化為少量的電能
由于這個設備不需要佩戴者的任何物理輸入就能工作,它“在使可穿戴設備對普通人來說更實用、更方便和更容易獲得方面邁出了一步”,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納米工程
-
最新研究發現氣體磷化氫的痕跡表明金星上有火山活動
Truong和Lunie在檢查了位于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的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望遠鏡(JCM)和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大型波 亞毫米波(ALMA)的觀測結果后認為,火山活動是磷化氫進入金星上層大氣的途徑。
-
科學家運用全光激發實現了對極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單原子探測
用原子阱捕獲氪-81需要首先將原子激發到一個亞穩量子態上。目前國際上均采用氣體放電方法來制備亞穩態氪原子,方法簡單可行,然而存在著激發效率低、樣品損失和交叉污染等問題??蒲腥?/p>
-
研究人員發現灰色和紅色的TNOs具有巨大的不同軌道模式
在發表在《天文學雜志》上的論文《The rarity of very red TNOs in the scattered disk》中,研究人員解釋了他們如何研究TNOs的化學成分,以了解柯伊伯帶的動態歷史。TNOs根據其表面顏色被認為是 "少紅 "(
-
KAIST新型激光系統:可以在室溫下產生高度相互作用的量子粒子
這一平臺的關鍵是設計和材料。六邊形微腔結構將光粒子分為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種通過六邊形上向的三角形,另一種通過其下向的三角形。兩種模式的光粒子具有相同的能量和路徑但彼此不相
-
芬蘭研發出一種新技術可以大規模培養真菌菌絲體
公報解釋說,利用新技術,菌絲體可在普通的生物反應器中通過發酵培養,類似的工藝已在食品、化工和制藥行業廣泛使用。生物反應器培養的菌絲體很容易擴大到工業生產所需的產量,且其加
-
華中科技大學研發出一種分級結構的超材料織物 穿上它可降溫近5℃
基于輻射制冷的原理和形態分級的設計理念,團隊提出了一種形態分級結構的超材料織物,根據織物空間結構、纖維結構,以及纖維內部納米結構,在不同空間、不同尺度上進行分級,形成了一
-
俄開發出為聚丙烯碳氫化合物制品著色的一種化學物質 著色后染料的穩定性更好
圣彼得堡國立工業技術與設計大學專家與教研室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偶然發現,在滲入聚合物鏈時作為試劑的氯銨鹽可以將染料送入聚丙烯原子間的空間,同時保留聚合物鏈。要給產品著色,只需
-
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由食物廢料制成的凝膠 可使農業生產中定點使用化肥和水
該大學化學與生物醫學技術研究學院研究員安東尼奧·迪·馬蒂諾說,新研發的材料能夠在下雨或灌溉時儲存大量水分,然后隨著土壤變干緩慢釋放。例如,在一些地區使用這種凝膠,可將灌
-
研究顯示抑郁患者大腦的ACC突觸密度下降和炎癥水平的升高
研究人員通過在小鼠腦發育的關鍵時間窗腹腔給予脂多糖 建立炎癥模型,探索小鼠從幼年到青春期發育過程中,ACC小膠質細胞響應應激的模式。研究發現,小鼠LPS注射6小時后ACC小膠質細胞多種
-
地球冰凍圈年均縮小8.7萬平方公里 面積大約相當于蘇必利爾湖或重慶市的大小
冰凍圈縮小主要發生在北半球,每年損失約10 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浙江省的面積。南半球的增長略微抵消了這些損失,那里的冰凍圈每年擴大約1 4萬平方公里。這種增長主要發生在南極洲
-
研究人員在一塊形成于46億年前小行星隕石內發現了富含二氧化碳的液體水
科學家們甚至在隕石中發現了以羥基和分子形式存在的水,它們被包裹在含水礦物當中,這些礦物基本上是含有一些離子或分子水的固體??茖W家們已經在位于一類被稱為普通軟玉的隕石鹽晶體
-
韓國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新的納米纖維膜 可過濾掉99.99%的鹽
KICT團隊使用了一種叫做共軸電紡的版本,在打印過程中兩種不同的材料被混合在一起:一種叫PVDF-HFP的聚合物和硅氣凝膠。粗糙的表面有助于隔絕水,而硅氣凝膠就像一個熱絕緣體,防止冷的一
-
科學家們在暗能量調查的6年數據中發現了一顆來自太陽系外圍的巨型彗星
作為世界上最高性能的寬視場CCD成像儀之一,DECam是專門為DES設計的,目前,DECam被用于涵蓋巨大科學范圍的項目。DES的任務是在5000平方度的夜空區域內繪制3億個星系的地圖,但在其六年的觀測
-
新研究稱拔智齒可改善味覺 該影響會持續很長時間
賓夕法尼亞大學嗅覺與味覺中心主任理查德·L·多蒂稱,這項新研究有力表明,拔智齒手術后20年,人的味覺功能可能會略有改善。先前有研究表明,在拔除智齒等手術引起周圍神經損傷后,重
-
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大滅絕事件之前約1000萬年 非鳥恐龍物種已陷入衰退
鑒于此,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科學演化研究所科學家法彼恩·康達米納及其同事,此次分析了1600個恐龍化石,評估恐龍的6個科(甲龍科、原角龍科、鴨嘴龍科、奔龍科、傷齒龍科、暴龍科)的物種形
-
雷達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地表之下可能存在數十個湖泊
在最新研究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博士生阿迪亞·庫勒和MARSIS聯合負責人之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杰弗里·普勞特分析了15年來MARSIS開展的44000次觀測提供的數據,結果在南極
-
科學家發現第三種超新星 與蟹狀星云起源存在聯系
這個研究小組由Daichi Hiramatsu領導,他是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和拉斯坎布雷斯天文臺的研究生,在接下來的兩年里其收集了關于這顆超新星的數據。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天文學家們在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