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SpaceX成功將Crew-2四名宇航員從國際空間站接回地球
該小組于 4 月 23 日搭乘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到空間站,這是 Crew-2 任務的一部分。他們的飛行也標志著 SpaceX 第三次將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然后將他們安全帶回。
-
NASA宣稱已找到探測器“露西號”太陽能電池板未能完全展開的故障原因
NASA 官員在此前的聲明中寫道:“初步測試表明,拉出太陽能電池板的繩索可能沒有按計劃完成這一過程。不過,目前還不確定是什么導致了這種情況。任務團隊正在進行更多測試,以確定情況
-
OneWeb創始人擬在低地軌道上發射32.7萬顆小型衛星建立太空互聯網
這引發了航天界對其真正起源和最終命運的擔憂和猜測。如果這些計劃得到批準,即使盧旺達自己永遠不發射衛星,也可以出售發射許可權。消息人士稱,該項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30
-
最新研究發現造成天空被抬高的關鍵驅動因素正是氣溫
世界各地的對流層高度各不相同,比如在熱帶地區高達 20 公里,在極地附近則會低至 7 公里。在這一年時間里,對流層的上限邊際(即所謂的對流層頂)隨著空氣熱脹冷縮而在不同季節自然上升和
-
NASA正考慮對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軟件修復
哈勃太空望遠鏡自 1990 年以來始終在太空運行,NASA 曾在 2009 年派宇航員對其進行修復。由于故障,該設備于 10 月 25 日進入安全模式,無法進行觀測。NASA 在 11 月初的更新中指出,隨著調查的
-
美國“替代哈勃望遠鏡計劃”浮出水面 耗資高達110億美元
上述被推薦的巨型望遠鏡其實是兩大科研提議“混搭”的成果:即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宜居系外行星天文臺 (HabEx) 任務和師出同門的大型紫外光學紅外探測器 (LUVOIR) 任務。該新型望遠鏡研究
-
NASA最初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對飛船進行試飛 在2024年將宇航員送往月球
不過,現在 NASA 宣布,無人登月任務推遲為 2022 年 2 月發射阿爾忒彌斯 1 號飛船;在 2023 年發射阿爾忒彌斯 2 號;在 2024 年發射阿爾忒彌斯 3 號,以此實現人類自 1972 年以來首次在月球上行走的任
-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高性能的太陽光熱硫化銅光熱墨水和光熱薄膜
研究發現,通過調控半導體自身非化學計量比組分,或利用摻雜原子誘導其結構缺陷,可提高載流子濃度,半導體將顯示出與貴金屬相似的光學性質,適于作為太陽光熱材料。此外,中空的納米
-
東方空間宣布將于2023年首飛“引力1號”捆綁型運載火箭
東方空間公司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生姚頌創辦,該公司定位為空間服務商,并有意向去和相關企業進行衛星互聯網合作、并探索太空旅游和全球 1 小時安全抵達的可能性,希望人類都能去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系統 可利用二氧化碳、水和陽光生產燃料的屋頂系統
一個拋物面聚光器將太陽光以3000倍的系數聚焦到太陽能反應器上,產生1500℃的溫度。反應器內部是一個由氧化鈰制成的陶瓷結構,它從進入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吸收氧氣,產生氫氣和一氧化碳--
-
波音衛星互聯網項目獲批 加入其主要競爭對手SpaceX的行列
波音公司所有147顆衛星都將在V頻段運行,這是比SpaceX星鏈互聯網或亞馬遜尚未部署的Project Kuiper衛星使用的Ka和Ku頻段更高的無線頻譜部分。使用V頻段可以實現更快的數據傳輸速率,但也存在更
-
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卓越的計算能力來對抗疾病的進化能力
計算機在藥物設計中的應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這是第一次使用多管齊下的計算機指導策略,從細菌已經戰勝的現有抗生素中制造出新抗生素。這項研究被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英國科學家研發5D數據存儲技術 可在一張CD大小的光盤上存儲500TB的數據
據了解,這些數據是用飛秒激光記錄的,它會發射極短但強大的光脈沖,在玻璃中鍛造出納米級尺度的微小結構。除了包含了三維空間維度外,這些結構還包含有關激光束強度和偏振的信息,這
-
NASA稱在地球軌道運行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出現故障 導致科學儀器進入安全模式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儀器在美國東部時間 10 月 23 日凌晨 1 點 46 分發出錯誤代碼,表明某個同步信息丟失,”NASA 表示。“相關同步信息是科學儀器用來正確響應數據請求和命令的時間信息
-
新人種“博多人”可能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
為了解決所有困惑,研究人員挑選了來自埃塞俄比亞博多達爾的一個頭蓋骨來描述新人種,即Homo Bodoensis(博多人),他被認為是人類的直系祖先,描述的是大多數來自非洲的更新世中期的人類和
-
研究:由于肌肉中的能量生產減少,維生素D缺乏可能損害肌肉功能
眾所周知,維生素D是一種激素,對維持骨骼健康和預防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非常重要。近年來,據報道,維生素D的缺乏在歐洲人口中的流行率高達40%,并跟幾種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COVID-19
-
研究發現草魚類可能起源于3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早期中國西部
草魚擁有與眾不同的梳狀咽齒。草魚咽齒的表面是琺瑯質,非常堅硬。老的咽齒在不斷取食中會磨損,然后就有新的咽齒生長出來將它替換掉。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蘇瑞鳳說:“
-
SpaceX旗下星鏈已在印度注冊了業務并準備向當地申請許可證
在領英的另一篇帖子中,Bhargava表示,希望跟同行的寬帶供應商、地區解決方案供應商合作以。該公司在周末表示,它正在跟印度強大的智囊團Niti Aayog合作以在全國確定12個地區進行Starlink的初
-
科學家稱利用激光將數據寫入玻璃內 可將500太字節的數據存儲在一張光盤上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于浩磊(音譯)及其同事解釋稱,他們研發這種存儲方法的目的是為國家檔案館提供一種存儲方法。新設備是一個每飛秒(1萬億分之一秒)都能發出脈沖的激光器,該激光器會在
-
霍尼韋爾宣布推出一種液流電池 可以存儲長達12小時的電力
霍尼韋爾可持續技術解決方案部副總裁兼總經理 Ben Owens 表示:“我們對開發持續放電時間在 4 到 12 小時之間的長時儲能系統非常感興趣,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特殊且合適的契機,可以將我們在材
-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全新的光學存儲技術 利用激光蝕刻玻璃制成的光盤
南安普頓大學研發的數據記錄方法,寫入速度大約為每秒 230KB。研究人員補充道,該技術不僅可以應用于玻璃,還支持其它透明材料,以及應用于 3D 集成光學和微流體。盡管類似的技術此前便
-
天文學家估計M51-ULS-1中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將大致與土星大小相同
天文學家們使用這種方法來檢測位于 M51 的名為 M51-ULS-1 的雙星系統中的系外行星候選者。這個雙星系統包含一個黑洞或中子星,它圍繞一顆質量約為太陽 20 倍的伴星運行。他們使用錢德拉數據
-
SpaceX首次測試機械臂Mechazilla 將被用于對星際飛船及其助推器進行軟著陸回收
今年 8 月份,SpaceX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透露:“SpaceX 將嘗試用機器人筷子捕捉史上最大的飛行物體。”他還調侃了 Mechazilla 捕捉星際飛船的能力,稱其就像用舉起筷子夾
-
科學家利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 發現了銀河系外首顆行星的“蛛絲馬跡”
在最新研究中,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羅桑·迪斯蒂法諾領導的團隊,利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衛星,在銀河系外的三個星系中借助X射線搜尋凌日現象。所謂凌日
-
多項研究表明學習給人帶來自信和成就感 因此讓人快樂
此外,適應能力和動力是促進學習的原因,由此引起的學習行為可以幫助帶來幸福感。失敗會促使人們提高適應能力和動力,從而鼓勵人們去學習與某一學科相關的拓展知識。同時,據發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