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Facebook計劃為電視機開發照相設備 給電視機增加視頻通話的功能
導讀:Facebook在去年預告的腦機接口設備還在早期開發當中。它可以通過閱讀腦電波來確定某個人想要輸入什么內容。它的智能臂環也在開發當中
-
高通發布60GHz WiFi芯片 助力提升5G時代WiFi體驗
高通今日宣布推出60GHz Wi-Fi芯片組系列——QCA64x8及QCA64x1,該芯片組系列可支持超過10Gbps的網絡傳輸速率以及與有線傳輸相當的時延水平
-
小型電動車企業面臨嚴峻考驗 急需做出調整與抉擇
補貼政策導致小型電動車銷售狀況下滑,但在電池取得顛覆性革命之前,小型電動汽車依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10月12日,乘聯會9月汽車銷量數據
-
保時捷Taycan充電選項曝光 續航里程為300英里
今年6月,保時捷正式敲定啟用Taycan之名將Mission E納入量產車系中,, 車型名稱意為英姿颯爽的年輕駿馬,靈感源自1952年啟用的保時捷盾牌
-
行業標準是產品好壞的“試金石” 石墨烯產業期待去偽存真
近日,因石墨烯而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康斯坦丁·諾肖沃夫,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安東尼奧·尼托在《先進材料》上發文表示,
-
首個示范線路落成 中國無人駕駛技術走向商業化
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運營商、自主駕駛技術領域領軍者百度公司上周五宣布,旗下無人駕駛小巴阿波龍將正式部署湖北省武漢市,未來將在武漢開發
-
臺灣瀚昱能源3D固態激光雷達SoC芯片進入量產 批量供應將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
今日有媒體報道,臺灣瀚昱能源宣布將在今年底向汽車廠商交付3D固態激光雷達SoC芯片(HYCA2)的首款A樣。同時,批量供應將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
-
我國先進核能系統液態金屬冷卻劑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項目團隊研制的液態金屬鋰實驗回路,在國內首次實現1500K(相當于1227攝氏度
-
研究稱若全球氣溫上升2攝氏度 澳珊瑚礁將全部面臨消亡
據《澳大利亞人報》10月10日報道,科學家們表示,如果全球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氣溫上升,澳大利亞將有機會拯救30%的大堡礁。他們呼吁在全球范
-
特斯拉1.45億美元競標上海地塊 疑建特斯拉超級工廠
今日,有外媒發布信息稱,世界純電動汽車領導品牌特斯拉正在競標中國上海一塊土地,疑似將在此處建設特斯拉Gigafactory超級工廠。據悉,該
-
人工養殖三文魚會變得更有營養?科學家:轉基因植物可促進
據外媒報道,盡管三文魚富含有有益身體健康的omega-3脂肪酸,但人工養殖的三文魚omega-3脂肪酸含量卻要比野生的少得多。挪威科學家為此正在
-
新研究發現古埃及顏料既能節約能源又能發電 能源效率則能達到70%
據外媒報道,在幾千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一種藍色顏料,當時主要用于繪制神靈和皇室。這種來源于鈣銅硅酸鹽的顏料現在被稱為埃及藍(Egyptia
-
高質量的科技加速器是推動科技企業從幼苗長成大樹的重要基石
近日,《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措施,社會各界予以高度評價!尤其提出創新創
-
專家稱光催化高新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市場需求呈幾何級增長
在11日于上海舉行的第十六屆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會議上,多位院士提出,光催化高新技術在環境和能源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市場需求呈幾
-
“人造月亮”照亮黑夜 預計2020年在西昌發射升空
雖然人造月亮的項目在多年前就有嘗試,但并未取得推廣應用。而相較20年前,如今的技術有了很大發展,技術上已經成熟。暢想一下,如果黑色不
-
日本開發采血機器人 利用紅外線攝像頭掌握血管的形狀和位置
日本弘前大學的醫工合作組織醫用系統創造開拓組織的研究團隊開發出采血機器人。該機器人利用紅外線攝像頭掌握血管的形狀和位置,尋找適合采
-
瑞士發布搜索外星生命模型 可縮小外來信號檢測范圍
《華聞周刊》報道,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解決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的問題:一種縮小外來信號檢測范圍的統
-
科學家發現了隱藏在澳大利亞海岸附近的大型火山墓地
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東海岸2000米的海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火山墓地,他們稱之為滅絕的水下火山的失落的世界。 研究人員最初正在調查該地區以
-
我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范電站正式投運 行業發展潛力大
中國廣核集團10日(簡稱中廣核)在京宣布,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示范項目正式投運。圖為中廣核德令哈50MW
-
150個雙創項目亮相成都 各類“黑科技”引人駐足
屏幕能夠輕松折疊的手機、在人體內進行實時診斷的醫學影像設備、通過手勢和語音就能與駕駛者互動的汽車……10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
-
哈勃太空望遠鏡陀螺儀出現故障 已暫停運轉進入安全模式
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8日報道,由于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一個陀螺儀(主要作用是幫助望遠鏡對準目標天體)出現故障,該望遠鏡于10月5日停止收
-
華為兩款AI芯片首次曝光 將于2019年二季度正式推出
在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公布華為AI發展戰略的同時也重磅推出了兩款昇騰系列AI芯片。在達芬奇計劃中被關注已久的華
-
加拿大科技公司研發可吸收空氣中CO2的混凝土
混凝土是當下人類發明最堅固的建筑材料之一,城市中絕大部分建筑物都是混凝土建成的。但是,混凝土的生產過程存在巨大的環境污染。首先,其
-
科學家發明小型神經修復裝置 發揮功效后會在人體內吸收降解
通過App、可穿戴的物件以及可追蹤性藥物進行治療,利用科技改善我們的健康狀況的宣傳鋪天蓋地,難辨真假。不過日前,美國西北大學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