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科學家在月球背面發現了一個30英里寬的神秘花崗巖巖體
但是,在月球上發現花崗巖就很不尋常,因為月球沒有水和板塊構造,這兩者都是形成花崗巖的重要條件。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南方衛理公會大學教授和行星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馬修?西格勒(Matth
-
生物燃料受到關注 多家公司對藻類寄予厚望
鑒于此,千歲實驗室公司使用的是價格低廉的聚乙烯袋,可輕松開展大規模生產。該公司的目標是,自2027年開始動工建設規模達2000公頃的培養設施,約是現有規模的400倍。公司表示,隨著生產
-
麻省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宣布了一項發明可以幫助航空業大幅減少碳足跡
該團隊確實認為,兆瓦級電機需要與電源(如電池或燃料電池)配對,使其能夠將電能轉化為機械功,為飛機上的螺旋槳提供動力。此外,它還能夠與傳統的渦扇噴氣發動機配對,以創建一個在飛
-
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新型節能芯片 可通過連接節點的光纖電纜傳輸大量數據
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穎的光子電路架構,允許每個通道單獨編碼數據,同時對相鄰通道的干擾最小。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地以每秒16吉字節的速度傳輸32種不同波長的光,單光纖總帶寬為512吉
-
數據中心進入“液冷時代” 液冷技術產業化任重道遠
數據中心液冷市場創新極為活躍,關于浸沒式、冷板式、噴淋式等多種液冷技術孰優孰劣的討論此起彼伏。雖有“路線之爭”,但無論選擇哪種技術路線,成本仍是橫在液冷技術普惠面前的攔路
-
研究人員稱BBCube 3D有可能實現每秒1.6兆字節的帶寬 比DDR5高30倍
日本東京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名為“BBCube 3D”的技術,該技術可以讓處理單元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之間更好地集成。BBCube 3D最顯著的方面是實現了處理單元和DRAM之間的三維而非
-
德國科學家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制作出微型心腔 可自主跳動超過100天
心腔是心臟底部的腔室,完整的心臟由四個腔室組成。研究人員打印的是高 14 毫米、直徑 8 毫米的微型心腔,僅相當于真正人類心腔的六分之一。這個微型心腔在打印一周后開始跳動,并在 100
-
韓國科學家研發出新型鋰離子電池材料 提高了電池的儲能能力和充電速度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方法來合成錳鐵氧體納米片,這種材料既有優異的鋰離子儲能能力,又有良好的鐵磁性。首先,在混合了錳氧化物和鐵的溶液中進行了一次置換反應,形成
-
東芝推出全球首項二氧化碳排放量實時測量技術 比現有技術快了150倍
東芝研究開發中心負責人小島章弘在接受日本《ABEMA Times》采訪時表示:“實際上,此前二氧化碳排放量還無法實時準確測量,只能通過粗略的計算來預估。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將能夠實時測量
-
NASA實現了一項技術里程碑 已經能夠回收利用宇航員在空間站產生的98%的水分
NASA 負責管理國際空間站生命維持系統的團隊成員克里斯托弗?布朗說:“這是生命維持系統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假設你在空間站上收集了 100 磅的水,你只會損失 2 磅,其余 98% 的水會
-
Meta發布Voicebox AI模型:能夠生成用于回復的音頻消息
Voicebox AI 模型目前仍處于研發階段。Meta 表示,他們意識到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在虛假偽造方面,可能會帶來潛在危害,因此 Meta 目前正在努力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區分真實語音和由 Voicebox 生成
-
普林斯頓大學推出Infinigen AI模型 可以生成逼真的3D自然世界場景
據悉,Infinigen 模型建立在開源建模軟件 Blender 上,能夠通過隨機數學規則生成一系列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場景,并且可以通過輸入提示詞來自定義地形,并添加“云、雨、雪、雷暴、天火
-
馬斯克:腦機接口創業公司Neuralink計劃今年進行首例人體試驗
今年5月,Neuralink在推特上發文稱它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即將啟動其首次人體臨床研究。不過該推文表示,Neuralink臨床試驗尚未開始招募。今年6月早些時間,據知情人士透
-
最新研究表明土星衛星土衛二的海洋中含有高濃度的磷
土衛二的海水從冰層裂縫中像間歇噴泉一樣噴入太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收集了海水中夾帶的冰粒并獲取了海水成分等相關數據。研究小組詳細分析這些數據后,發現
-
日本學校探索引入AI和無人機 提高安保效率并節省勞動力
據總部位于東京的 i-Pro 介紹,由于槍支泛濫,美國許多學校都有著比日本更為先進的安保措施,每所學校基本都有 30-50 個與 AI 系統相連的攝像頭。當 AI 檢測到可疑人員在附近移動時,會迅速
-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利用幾乎任何材料就能從空氣中收集電能
這種技術的能量收集裝置,是由一層薄膜制成的,其上充滿了納米孔,可以讓空氣中的水分子從薄膜的上層穿到下層。但由于每個孔都很小,水分子在穿過薄膜時很容易撞到孔的邊緣上。碰撞時
-
豐田推出氫能賽車概念車 專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而設計
豐田在低排放和零排放的賽車領域并不陌生,該公司自 2021 年起就在日本的超耐力系列賽中使用搭載氫能源發動機的卡羅拉參賽,并且在去年的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中,該公司的 GR010 混合動力超
-
科學家研發了一種新型的驅蚊劑 可以阻止99%的蚊子降落到皮膚上
而本次研發的驅蚊劑不僅可以達到驅蚊的效果,而且具備驅蚊有效時間長的特性。團隊表示這種驅蚊劑由吲哚(可以在花中找到的芳香物質)和纖維素(cellulose)的聚合物組成。
-
研究人員借助ChatGPT的幫助 打造了一個西紅柿采摘機器人
首先,研究人員問這個人工智能模型,“人類未來面臨的挑戰有哪些?”ChatGPT-3 提出了三個:食物供應、人口老齡化和氣候變化。研究人員選擇了食物供應作為機器人設計的方向,然后問 ChatGPT-3
-
科學家成功地將人類的胃細胞轉化為能夠分泌胰島素的細胞
這些新型的細胞被稱為胃源性分泌胰島素細胞(GINS),雖然它們不是 β 細胞,但是它們可以模仿 β 細胞的功能。科學家們利用了胃中豐富的干細胞,通過激活三種特定的蛋白質來控制基因表達
-
研究人員稱AI模型MinD-Video可將大腦信號生成視頻
MinD-Video可將大腦信號生成視頻效果著實讓人驚艷,例如,一段關于一群人走在繁忙街道上的視頻被翻譯成同樣擁擠的場景,生成的視頻色彩更鮮艷。 不過效果還有些瑕疵,例如,水母的視頻莫
-
韋伯望遠鏡發現名為GS-9209的古老星系 距離地球250多億光年
研究人員聲稱,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同類星系。研究人員通過深入觀察該星系,在最新博文中分享了相關信息。GS-9209 星系比銀河系小 10 倍,總質量約為太陽的 400 億倍
-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全固態空氣蓄電池 可以反復充電和放電
在開發的電池中,研究人員設計并構建了一種負極結構,令電子導電材料(碳粉)和質子導電聚合物混合在一起,以促進負極活性材料二羥基苯醌的氧化還原反應,并在與電解質膜的界面處平滑地
-
科學家利用細菌特性 開發出了能收集人體汗液用于發電的“創可貼”
大部分納米級材料在兩個電極之間產生水分含量的差異,而且會在潮濕的環境下進行電離。而當負載連接到電極時,這會導致電極之間出現電位差和電流。而這項技術的關鍵在于濕度,這種蛋
-
日本研究團隊用木頭造衛星 有更好的彈性、強度和輕量性
去年,在國際空間站的 Kibo 實驗艙外,各種木材樣品在太空中暴露了 290 天。今年 1 月,它們隨著 CRS-26 補給任務返回了地球。回到地球后,LignoSat 的研究人員對樣品進行了一系列的材料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