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后天氣還熱嗎處暑之后天氣會涼快一些嗎
處暑之后部分地區還熱。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歷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
(資料圖片)
秋老虎氣溫雖高,但是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氣溫相差不會太高。
秋老虎天氣出現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回歸,形成連日晴朗、日射強烈的高溫暑熱天氣。雖然是秋天,但天氣很悶熱。
民間根據歷年的經驗,總結出了二十四個秋老虎的說法,廣為流傳,這意思是說,每年的立秋當天如果沒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樣是很熱的,就把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個秋老虎;如果立秋當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則稱為“順秋”,民間有俗語云:一場秋雨一場寒,意思就是說順秋以后天氣就會變得越來越涼爽宜人。
處暑養生知識:
1、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處暑節氣正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中陰氣增強,陽氣減弱,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秋乏”也就隨之出現,應充分利用睡眠來調養身體。
2、多喝水、多喝粥,預防秋燥
處暑后,天氣較為干燥、少雨,人體會因此不適,發生諸如皮膚緊繃、起皮脫屑、毛發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結等秋燥現象。多喝水、多喝粥正是預防秋燥的好方法。
3、保護臍部,預防疾病
處暑節氣過后,天氣漸涼,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如果對臍部防護不當,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引發身體不適。
4、少吹空調、少開電扇保健康
處暑時節早晚溫差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發作,經常吹空調、吹電扇,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還可能導致腹瀉、胃炎和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5、適量鍛煉要堅持
鍛煉活動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適量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
6、貼秋膘要循序漸進
進入初秋,夏天里比較差的食欲逐漸好轉,人們開始主動或被動地貼秋膘,以便為應對秋冬的寒冷儲存能量。但是,處暑節氣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
關鍵詞: 處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