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大家都選擇在網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容,比如指揮家歌詞(炎亞綸保護色)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指揮歌詞(亞倫保護色)
最近網上演唱會又開始扎堆了,基本是一周一場的頻率。
剛剛看完、和王的沉默,和毛進行了一場艱難的演唱會。
每個人都看了任賢齊的嗨唱嗎?
演唱會的準備工作很早就開始了,但是疫情原因一直拖到現在。
我從小就聽任賢齊的歌,但還沒去過他的現場。這種生活彌補了一些遺憾。
9月19日20:30才開始。本以為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沒想到將近凌晨才看完整場。
這個時候是最近Live最長的一個,看著很爽。
1.開場電吉他的旋律一響,就為這場演唱會定下了懷舊經典的基調。
當任賢齊從升降臺上緩緩升起時,我知道過去的青春即將到來。
一部《兄弟》成功把我帶回到20年前,那是2000年上映的,很久以前了。
一首歌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終也能成為經典。
說實話,任賢齊有不少經典作品。他唱所有熟悉的歌,像《春花會開》這首歌。
綠色的吉他很符合這首歌的氣質。景色宜人,輕松舒適,旋律給人一種無憂無慮的感覺。
“花兒將在春天開放,鳥兒將獲得自由。我還在等待,等待我的愛。早點回來”。
歌詞就像是青春的象征。只要看到,就會回憶起某段記憶。
在《愛的種子》這個年紀,對愛的期待是同桌、同班、同校的某個人。
他彈著吉他轉圈的時候真的很可愛,讓我感覺像個調皮的小男孩。雖然他現在已經54歲了,但他的內心仍然充滿了童趣。
除了令人愉悅的風格,他還唱出了讓人心如刀絞的悲傷情歌。
《只愛你》《一個人》《好好哭》這些名字已經有點傷感了。
“一個思考,一個行走,一個哭泣,一個悲傷”。
歌詞充滿了失戀后的孤獨和歇斯底里。
聽了這首歌很多年,發現任賢齊對情緒的處理更加內化,情緒沒有錄音版強烈,但卻是最刺痛的版本。
外表鋼鐵般的男人,內心調皮,他可以溫柔,這可能是中年男人對愛情的詮釋,克制卻傷人。
說起鐵漢的溫柔,他的歌曲《燭光》《想你》都很溫暖,旋律溫柔,歌詞簡單真摯,是一種極簡主義的表達。
他不僅唱歌輕聲,說話也輕聲。
和觀眾互動的時候,說話輕聲細語真的很親切。
“大點聲”“一會兒跟我唱”“來了”……真誠溫柔的語氣讓人很難不愛上他。
2
滿屏的歌單,是青春的烙印。
整場演唱會,有一個設計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任賢齊與觀眾互動,觀眾請他唱歌。
屏幕上的歌都烙上了青春的烙印。
一個印尼朋友點了一首《心語星愿》,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動。
這是1999年由任賢齊和張柏芝主演的電影《許愿》的主題曲。
這部電影我沒看過,但這首歌我聽過不下百遍了。
雖然很久沒聽了,但是歌詞和旋律還是很熟悉的,尤其是任賢齊再唱的時候,讓我深受感動。
在歌單里看到《一個男人的眼淚》和《我的心太軟》的時候,我以為會有觀眾點這兩首歌,因為太經典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果然有個超級興奮的女生點了這首歌。
說來也巧,前者是寫給當時在場的主人呂的。
30歲那年,他失戀后,一個人在黑屋子里喝酒。當任賢齊知道這件事時,他深有感觸,并把所有勸導的話寫進了他的歌里。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的問題都攬在自己身上”。
這首歌詞充滿了無奈和苦惱。雖然是寫給呂的,可總是映射到自己身上。
這就像是一個老朋友的苦口婆心的勸說,告訴自己愛的路很艱難,請小心。
有時候一旦相愛,就會被沖昏頭腦,也許只有外人才能真正看清情況。
點歌會最后一首《你淚流滿面》引起全場大合唱。
揮舞熒光棒和尖叫的屏幕引起了極度的舒適。
合唱時,所有的觀眾都開始跟著唱。那一刻我的頭皮真的麻木了,因為這首歌在初中的時候特別流行。
朗朗上口的主旋律讓我過目不忘,現場的氛圍讓屏幕前的我熱血沸騰。
互動唱歌是一種很貼心的表演形式,這場演唱會就像一場大型的狂歡派對。
任賢齊脫下所有光環與觀眾互動,這種愉快的經歷正式歸功于他們開放的心靈。
三
既然是演唱會,自然也有配角嘉賓。
這次請的是83姚樂團,以前是滾石唱片。他們的風格是典型的美國朋克搖滾。
這個組合成立于2003年,至今已經發行了五張專輯。在成長的道路上,任賢齊幫了很多忙。
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這個樂團,作品還不錯。
《想見你,想見你》《我不想改變世界,我只想不被世界改變》都是旋律優美的作品。
他們合作了音樂會《干干干》,雷鬼的節奏和朋克的旋律,這是一種高度互動的音樂。
《指揮家》是擔任了10年主唱的阿普為任賢齊創作的。它的節奏是3拍,屬于典型的華爾茲。
雖然在唱歌的過程中,他們的節奏并不穩定,但這并無傷大雅。
除了這個“老樂隊”,他還邀請了來自臺灣省的新樂隊Elk先生。
這個樂團因為獲得15年金曲獎更佳樂團而備受關注。
他們合作了另一部經典電影《悲傷的太平洋》。
這首歌讓我想起了以前在溜冰場的日子,那時候都快爛了,但我還是百聽不厭。
“我等的船還沒來,我等的人也不懂。孤獨默默沉入大海,未來我還在”。
不過還是要提一下,麋鹿先生主唱的現場并不是很穩定,尤其是任賢齊表演之后,反差就更加明顯了。
音樂會結束時,任賢齊演唱了《我是一只小鳥》,后面的電子屏幕顯示了他成長的照片。
從嬰兒到中年的照片一一映入我的眼簾,那一刻我又被他感動了。
沒想到的是,唱完之后,他的眼淚涌了出來。
這首歌聽起來很勵志。音樂里有太多的辛酸,歌詞提醒他追夢的艱難。
同時,我也想起了剛剛去世的弟弟黃鴻升。他們互相鼓勵,這首歌就是他們最真實的寫照。
任賢齊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只有他自己知道背后的辛酸。
作為觀眾,我們只能通過音樂與他接觸,在他的作品中感受他的內心。
9月19日是他出道30周年。雖然他的人氣在逐漸消退,但音樂一旦開始,總能把一部分人凝聚起來。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年輕時都有一個任賢齊。
\關鍵詞: 指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