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越來越發(fā)達,大家都選擇在網(wǎng)絡(luò)上汲取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比如西湖申遺成功(杭州西湖正式進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yīng)內(nèi)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西湖申遺成功(杭州西湖正式進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歷史時刻
國慶節(jié)
1999年,西湖申遺正式上線;2006年,西湖再次被列入中國 *** 申請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預(yù)備名單;2008年8月,浙江省人民 *** 發(fā)函,要求將西湖作為2010年正式申報項目,由國家文物局上報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審批;2009年2月,西湖向世界遺產(chǎn)中心提交了申請文本和規(guī)劃大綱;2010年9月下旬,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0MOS)委派韓國首爾大學(xué)教授樸素賢來杭對西湖申遺項目進行實地評估。2011年6月,西湖正式進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臨近黃昏,夕陽靜靜地落在偶爾有船夫劃船的湖面上。浩瀚的遠方,雷峰塔聳立在一旁,靜慈寺里響起的夜鐘在周圍一陣陣回響。西湖遺產(chǎn)監(jiān)管中心主任楊曉茹在上班的路上,看著三三兩兩的外國朋友在湖邊漫步。八年前那個巴黎之夜的記憶不斷涌入她的腦海:西湖文化景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那一刻,她與同伴激動的擁抱至今難忘……
西湖的申遺夢
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chǎn)”
北京時間2011年6月24日23時56分,在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經(jīng)過審議表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chǎn)。
在現(xiàn)場之一時間聽到這一結(jié)果的楊曉茹頓時喜出望外,隨行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幾乎是瞬間擁抱在一起,為這一消息激動不已。很快,大家不約而同地把消息發(fā)回給了在杭州的工作伙伴、親戚朋友。“那時候 *** 沒有現(xiàn)在發(fā)達,短信是最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楊曉茹說,就在剛剛過去的兩分鐘里,鋪天蓋地的祝賀短信立刻塞滿了每個人的郵箱;與此同時,在巴黎街頭,許多華人華僑對這一消息感到興奮和慶祝。“從這一刻起,西湖不僅是杭州和中國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回憶起那一刻的楊曉茹看起來很自豪。
西湖漫長的申遺之路
十二年磨一劍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杭州西湖用了十二年才申請到世界遺產(chǎn)。
自1999年以來,杭州一再向世界講述西湖的故事,一個宏偉的水。2001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正式提出。2002年,西湖南線綜保工程轟轟烈烈啟動,參與其中的楊曉茹被那 *** 燃燒的歲月深深觸動。“環(huán)湖西湖南線周邊的住宅和單位拆遷,一開始相當困難。畢竟占門是西湖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有些居民難免不高興。”西湖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一次次上門做思想工作,終于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資料顯示,在西湖綜合保護啟動前,西湖水域面積僅為5.6平方公里,為歷史最小。同時,其整體水質(zhì)一般。2001年左右,西湖的水透明度只有40多厘米,平均水深1.65米。再加上沒有入湖通道,湖東面與城市接壤的區(qū)域被很多單位和房屋占據(jù),很多違章建筑讓西湖景觀雪上加霜。
用了100多天,終于完成了西湖周邊南線的改造。據(jù)楊曉茹說,2002年10月1日上午,工作人員還在完成改造工程,檢查每一個細節(jié)。早上7點,圍欄全部拆除,之一批游客在那年國慶節(jié)涌入。“他們是以前從環(huán)湖南線搬離的單位和家園的人。回訪時看到西湖的新面貌,很多人感嘆‘沒想到以前的家也變得這么漂亮了。’”楊曉茹說,“看到他們這么開心,以前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隨后,西湖西、東、北、中環(huán)路的綜合保護和改造相繼開始,從此,西湖每年都有新亮點。十二年磨一劍,西湖在申遺中走過了一條漫長而不平凡的路。
后西湖世界遺產(chǎn)申請時代
堅持“六不承諾”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西湖保護的一個逗號,象征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時任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西湖申遺領(lǐng)導(dǎo)小組組長王國平代表杭州鄭重做出“六不承諾”:西湖申遺后,還湖于民的目標不變,不漲價、不收博物館費、不 *** 土地、不破壞文物、不占用公共資源。“西湖申遺的目的是保護西湖,造福子孫后代,讓西湖再活兩千年。保護西湖一直是西湖永恒的主題。”楊曉茹仍然記得王國平的話。
杭州的行動很迅速。當年7月13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監(jiān)測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楊曉茹擔任中心主任。“近年來,西湖的游客逐年增加,來西湖打卡的外國友人也越來越多。我們的保護工作一刻也沒有懈怠。”楊曉茹說,西湖榮獲“世界文化景觀遺產(chǎn)”的桂冠,這也對西湖的保護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通過高科技手段捕捉西湖每一分鐘的變化,“對癥下藥”,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西湖。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