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遼皇帝列表及簡介(三分鐘盤點遼帝國百年九帝) 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大遼皇帝列表及簡介(三分鐘盤點遼帝國百年九帝) 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遼代帝王一覽及簡介(遼代九帝三分鐘盤點)
(相關資料圖)
遼朝是游牧民族契丹建立的,強盛時勢力范圍覆蓋西域。唐朝以后,中亞、西亞、東歐都把遼朝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遼朝具有游牧民族的各種特征,保持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創造了兩院制的政治制度,創造了契丹文字,以區別于農耕民族。
遼朝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的存在。畢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外來文明。然而,正是在這種與外國民族的融合中,中華民族才能強大。
瑤族盧野阿保機(872-926)
盧野阿保機,漢姓劉一,契丹名司力志,北京皇甫(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人,出身名門望族。他從小就很聰明,擅長騎射。他是由他有權有勢的叔叔盧野·石魯培養起來的,因此得以上升。
盧野·石魯死后,盧野·阿保基繼承了他在越南的職位。經過多次戰斗,先后兼并了契丹多個部落,被國人譽為“阿朱沙里”,已經是部落聯盟的實際首領。天佑三年(906),可汗,原三色堇,病逝,盧野阿寶機立為可汗。
開平元年(907),盧野阿保機為契丹首領。按照契丹的習俗,可汗是由家族推選出來的。盧野阿保吉占領了可汗的陣地,這引起了他的兄弟們的攻擊。經過三次安撫,他得以穩固自己在家族中的權力。
總部平定后,盧野阿保機陸續兼并了其他七家。明朝第二年(916年),盧野阿保機建立契丹國,稱帝。他在位期間制定法律和公務,改革契丹風俗,創造契丹文字,促進了契丹民族的發展。
天仙元年(926年),盧野阿保機率部東征渤海,統一了渤海全境。同年,耶律寶在回國途中病逝,享年55歲。
遼太宗(902-947)
葉德光,字德金,小字耀古,是遼太祖盧野阿保機的次子。他大方善良,從小就受到盧野阿寶吉的關注和喜愛。他跟隨盧野·阿保基到處奔走,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天仙元年(926年),盧野阿保機死后,蜀王法召制。在她的支持下,盧野德光得以登上王位并繼任。天仙十一年(936),盧野德光以封其子、割讓十六州為條件,幫助后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滅亡,建立后唐后金。
十六州被接管后,盧野德光采用南北官制治理 *** 和契丹人。同時下令征稅,獎勵農戰,發展生產,為遼朝積蓄力量。
九年(946),盧野德光到了后金,俘虜了后金,出到石重貴,滅了后金。同年改國號“大契丹”為“大遼”,同年改大同元年。第二年,由于契丹軍隊的暴行,中原人民奮起反抗,契丹軍隊損失慘重,盧野德光只好率軍返回。
歸途中,盧野·德光病逝于欒城(今河北欒城縣),享年46歲。按照習俗,他的遺體被制成“皇帝墓”(類似于木乃伊的操作),運回京城。
廖世宗耶律阮(917-951)
阮,本名,是遼太宗阿保機的長孫,遼太宗德光的侄子,東單王貝的長子。他強壯魁梧,擅長騎射。他曾與盧野德光并肩作戰,深受盧野德光的器重。
同治元年(公元947年),德光駕崩,阮在諸位將軍的擁護下即位。剛上任不久,阮的軍隊就打敗了蜀侯和李虎(德光的弟弟)的軍隊,得以穩固皇位。
阮曄統治時期,內部統治極不穩定,契丹貴族叛亂不斷,但他并沒有出色的防范措施和安撫方法。魯五年(951),阮決心聯合北漢的劉崇攻打后周,他強迫不滿的部落首領參加戰爭。
之后,耶律阮率軍來到桂花洲顧薌山,駐扎在火神湖。當夜,燕王耶律槎和之子率領眾將,在帳中殺了阮。他三十四歲。
遼代穆宗的耶律靜(931-969)
遼太宗德光的長子璟、遼太宗阮在火神湖被查格殺死,軍中的璟趁機平定叛亂,奪得皇位。
葉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期間,他不顧國事,飲酒過度,經常喝醉了就睡著。他被中國人稱為“睡眠之王”。他嗜酒如命,不理朝政,縱情聲色,殺了身邊的親信官員,連身邊的仆從也在不順心的時候隨意殺害,從而造就了遼朝政治犯罪的黑暗時期之一。
應十九年(969年),忍無可忍的侍從、墊圈人、花氏兄弟等六人與新谷聯手,趁耶律敬醉酒之際,怒殺了他。他39歲。
遼的耶律賢(948-982)
耶律賢,本名咸寧,是遼世宗耶律關的次子,耶律敬被侍從殺死后,被契丹和漢臣立為皇帝,為遼。
遼代皇帝景宗在位期間,采取寬容政策,緩和內部矛盾,建立郡守繼位制度,促進契丹社會的封建化進程,任用好官好將,廢除營私制度,減輕刑法,與民同息。他被稱為中興之主。在此期間,遼軍在高梁河之戰中擊敗宋軍,宋太宗負傷回國。
恒四年(982),自幼體弱多病的遼在外出打獵時突發疾病而死。他三十五歲了。
耶律隆緒,遼代皇帝三宗(972 -1031)
契丹人葉龍煦,號文殊奴,遼耶律賢長子,愛好詩詞書法,舉止優雅。遼景宗死后,繼位,改元朝,改契丹國名。當時,他只有十二歲,他的母親,蕭綽太后,是攝政王。
遼圣宗正式執掌大權,直到同和二十七年(1009年)。他在位期間改革法制,發展經濟,整頓吏治,提高軍事,使遼朝達到頂峰。在與宋軍的對抗中,遼軍每次都沒有落下風,周邊其他部落也不得不臣服于遼人的實力,紛紛派出使者進貢。宋朝甚至與遼國簽訂了“禪院之盟”,兩朝相安無事百年。
太平十一年(1031年),在位四十九年的廖圣宗病逝,享年六十一歲。
遼代皇帝盧野宗鎮(1016-1055)
葉宗貞,契丹名只骨,名易卜子,遼圣宗葉魯龍緒長子。他自幼聰慧,身材魁梧,善騎射,愛儒,懂音律。廖圣宗死后即位。
遼興宗在位之初,權力由生母蕭秉金掌握。崇熙三年(1034年),他乘蕭秉金進宮消暑之機,帶領禁衛軍一舉消滅了蕭秉金在朝鮮的勢力,使他得以執掌朝政。在位期間,政治上無能為力,軍事上對宋朝施壓,多次與西夏作戰,削弱了遼朝。
Xi二十四年(1055年),廖興宗出巡,病重而死,時年四十歲。
廖道宗的耶律弘基(1032-1101)
葉鴻基,本名聶麟,小字查慈,是廖興宗葉祿宗的長子。他沉著、安靜、嚴厲、堅決。他死后,廖興宗即位,成為了廖道宗。
廖道宗在位期間,內部斗爭異常激烈。先是廖興宗的弟弟黃反叛崇源,后來一心專權。前者雖被放倒,后者被殺,國家大事不可挽回。遼朝正處于多事之秋,覆滅在即。
壽昌七年(1101年),耶律弘基病死,享年七十歲。
盧野·顏夕皇帝(1075-1128年)
葉,本名,字阿戈,是遼道宗耶律弘基之孫,昭懷太子耶律筠之子。父母都是被耶律乙辛的讒言害死的,直到大安七年(1091),他才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
壽昌七年(1101年),廖道宗駕崩,耶律顏夕以遺詔繼位。前期為被耶律辛迫害的百姓 *** ,但在政治上毫無建樹,生活更加腐敗。面對形勢,他只顧享樂,引起了各部領導的 *** 。
這一時期,女真部落崛起,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土司阿姑與遼朝發生戰爭,當時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之后,女真逐漸壯大,遼軍屢敗,大部分土地被女真占據。但遼朝動蕩,形勢不容樂觀。
寶五年(1125年),逃亡中的被女真人殺死(也有說是淪為階下囚,病死的),時年54歲。
至此,歷時210年,歷經九帝的遼朝正式宣告結束。盡管此后還有“北遼”、“西遼”、“東遼”等其他歷史名稱,但這只是曇花一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