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樸樹新專輯(樸樹第一張專輯) 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樸樹新專輯(樸樹第一張專輯) 的相關內容。
樸樹信的專輯(樸樹的首張專輯)
每年都會有一批年輕人“穿越山海,穿越人海”。臺下的人在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幾代人的青春里有一個樸樹。
(資料圖片)
|作者:吳克勤東岳
|編輯:阿葉
|編輯:Lauringer
在嗶哩嗶哩夏季畢業音樂會上,當《平凡的路》的前奏響起時,觀眾們像聲波一樣起立合唱。少年們的面孔充斥著屏幕,彌漫著青春告別儀式的氣氛。在樸樹講故事的聲音里,有人想起了過去,有人看到了未來,有人淚流滿面。
舞臺的聚光燈打在樸樹身上,然后從他的眼睛和面前的麥克風反射出來。樸樹,帶著他特有的、難以表達的某種氣質,冷靜而真誠地說出了簡單而樸實的讓人直呼“破防”的話:
“希望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去面對現實生活。”
“我希望你有一個充實的人生。”
這正好戳中了年輕人混亂情緒中一根隱藏的神經,贏得了滿屏彈幕禮炮。同時,“樸樹畢業歌吻了五次”、“觀眾對《平凡之路》前奏的反應”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其中“樸樹YYDS("永恒之神")的簡稱)長期保持熱搜榜榜首。
樸樹出現在畢業演唱會時的彈幕。
這么年輕
在這場畢業演唱會上,樸樹依然是壓軸。當他頭戴灰色頭巾,身穿白色襯衫、白色t恤和牛仔褲,手拿吉他出現在舞臺上時,臺下爆發出一陣歡呼。他在臺上熱情的笑了笑,然后前奏響起,沒有打招呼。開場的之一首歌是《純真年代》。
純真年代樸樹-獵戶座
這首歌收錄在樸樹2017年發行的數字專輯《獵戶座》中,距離他的上一張專輯《出生在夏天》已經過去了14年。
那一年,唱《純真年代》的樸樹44歲。經過長時間的壓抑和生活,他的心情變得平和。這首歌從不懂生活品味的象牙塔唱到遍體鱗傷的社會生活。“清眸滅于塵埃/時已晚/生命不再來”。
畢業晚會上,樸樹演唱了第二首《那些花》。這首歌出自樸樹1999年的首張專輯《我去2000年》,也是他的成名曲。
前奏一響,“就像一顆溫柔的核彈”,誰也扛不住。“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還是算了吧……”一句歌詞能帶出多少青春的故事。這些年來,這首歌成了一代人畢業必唱的歌,所有曾經在生命中綻放的花朵,最終都逃不過“散落一地”。
《那些花兒》的合唱。
當然,《平凡的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這首歌提前為即將畢業的學生預言了未來:唯一的答案就是看到平凡。
去年,也是在嗶哩嗶哩夏季畢業演唱會上,樸樹唱了三首歌:《像夏花一樣的生活》、《永遠的年輕》和《平凡的路》。唱完所有的歌,他對即將畢業的同學說了幾句:“我覺得最后還是有區別的。希望大家都能勇敢面對接下來的生活。”在后臺采訪中,他補充道,“平凡是答案,但不是借口”。
這一次,樸樹在和大家唱完《平凡的路》后,寄語畢業生們:“希望你們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去面對現實生活,希望你們擁有充實的人生。”
往年唱《平凡的路》的時候,彈幕里有一萬個“全體起立”。今年,我把那句話改了:“祝大家生活充實!”
樸樹這次的最后一首歌是《心中無懼》,同樣出自專輯《獵戶》,唱出了面對這個殘酷世界的最后的勇氣和倔強:不要因為害怕危險、錯誤、黑暗和失落,而去過安穩、膽怯、小心、安全的無聊生活。舞臺上,樸樹彈著吉他,瀟灑地唱著《你能不能完全放開你的手/你能不能義無反顧地倒下/發光的那個/飛翔的那個/不屈的那個/那就是我》。
接連唱了四首,每首都是副歌,連著“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隨著大家高喊“樸樹明年見”,畢業晚會結束了。后來在接受采訪時,樸樹在臺上闡述了自己的“足夠的勇氣”。他覺得現在的社會環境和他那個時代不一樣了,對現在的年輕人更加殘酷,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應對,活得有聲有色。
脆弱掙扎的少年
樸樹的青春,卻不能用“淋漓盡致”來形容。充滿了脆弱的驕傲和掙扎,在塑造自己和妥協他人之間徘徊。
樸樹原名樸樹,父母是北京大學教授。他的父親浦祖蔭是“雙星計劃”(地球空雙星探測計劃)的發起人之一。在北大的家屬院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一條優秀的路上: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出國留學...所以樸樹在以0.5分之差錯過北大附中的時候陷入了深深的憂郁。
后來樸樹回憶,多年抑郁的根源就是從那0.5分開始的。
當他沒能上北大附中的時候,他在學習上并沒有那么緊張。少年樸樹一有空閑暇,就拿起哥哥的吉他。80年代末,校園民謠萌芽,他被吸引了。一天,他對父親說:“音樂比我的生命更重要。”父親沒當回事。幾天后,樸樹賣掉了自己的游戲機,用這筆錢報了一個吉他培訓班,一頭扎了進去。
高中的時候,樸樹開始了自己的文學時代。別人說梵高偉大,他就買一本《梵高傳》猛吃;聽說吉米·亨德里克斯是吉他之神,就號召瘋狂聽。他還和朋友組成樂隊,每天晚上在北大的草坪上彈琴。畢業時,他考上了首都師范大學,剛上一年就退學了,這讓他的父母很生氣。之后,每天晚上10點半,他就帶著吉他去江邊彈唱,第二天凌晨4點回來,風雨無阻。
年輕時的樸樹。
兩年后的1996年,樸樹抱著吉他站在麥田音樂創始人宋克面前,唱起了自己寫的《那些花兒》。聽完之后,宋克哭了。幾天后,樸樹又來了,唱著《白樺林》,宋克又哭了。
本來樸樹只是想賣歌,宋克卻說:“你怎么不自己唱?”就這樣,樸樹報名了麥田音樂,進入了音樂圈。之后又相繼錄制了單曲《開往冬天的火車》和《久違的大海》,收獲了一批粉絲,但并沒有火。
直到1999年1月,樸樹的之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誕生,售出30萬盤磁帶。猶豫、遺憾、青春氣質的清新旋律,讓樸樹成為1999年最閃亮的新人。因其作品“有填空白之意”,北京晚報將他與金庸、王菲等人并列,入選當年十大文化人物。那一年,理發店里,電臺里,各種MP3里,少不了樸樹的《白樺林》和《那些花》。當時的青年學生都在這位青年歌手的音樂中體會到了深刻的青春共鳴。
1999年,樸樹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我到2000年》。
他紅起來之后,幾十家媒體采訪他,幾十次問同一個問題。但是他從來沒有學會說套話,一直想真誠,所以后來不喜歡接受采訪。“我們都是理想主義的向日葵,在上個世紀的營養不良中長大。我們都應該更好地保護自己,以保護我們的夢想。”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那一年,樸樹面對的是沒完沒了的公告和宣傳,每個媒體都在問“白樺林”的故事從何而來。然而,沒什么可說的。歌里的故事被樸樹一夜鎮壓。在反復的痛苦下,樸樹經常一個人開車去秦皇島,在海邊一根接一根地抽煙。
1999年底,麥田音樂被行業巨頭華納收編為子品牌,并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華納歡迎樸樹發布會”——他已經成為整個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后來作為代言人,逐漸成為流行歌手,人氣偶像,大明星。大眾在消費他的新聞,私生活,邋遢的生活照,各種真假女友。刊登這些東西的報紙銷量甚至超過了著名的流行專輯。
那段時間,樸樹心里有太多的矛盾。他開始傳播流言蜚語,患上了抑郁癥。他買了一輛切諾基,經常連夜開到北戴河,第二天早上再開回來。他除了坐地鐵,從起點坐到終點,再從終點坐回起點,什么都不想做。很長一段時間,他拒絕寫歌,擱置吉他。
生活是一場游戲,你必須全力以赴。
直到2003年,樸樹才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生命如夏花》。
樸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生命如夏花》。
幾個月后,他被百事音樂風云榜評為2003年“Mainland China更佳男歌手”和“Mainland China更佳歌手”,“人生如夏花”獲得“Mainland China更佳專輯”。名氣和掌聲再一次淹沒了他。
公司組織了樸樹52城巡演,差點把樸樹毀了——睡不著,不想寫新歌。“我已經病了很久了。太可怕了。沒有什么特效藥,就是西醫的指標都正常。中醫一看身體全亂了,可能是長期抑郁所致。”他說。
音樂 *** 人張亞東一年來看他一兩次,見面就說“做新專輯”。樸樹問:“為什么要做?”張亞東:“喜歡你的人那么多,你可以用歌和他們交流,你可以賺錢。”“為什么要賺錢?”溥淑又問。
張亞東沉默了。
2009年,樸樹抑郁癥有所緩解。今年他的合同也到期了,沒有續約。合同結束,他松了一口氣,選擇了巔峰退役。2011年,樸樹夫婦賣掉了城里的房子,搬到了順義。每天寫歌,遛狗,買面包,過著朋友眼中“穴居人”的生活。樸樹說,蛇蛻了皮,就藏在沒有光的地方。
第二年,獨立音樂人樸樹組建了自己的樂隊,東山再起,重返舞臺。他覺得找到了自己的初衷,“我還是愛音樂”。
2014年,樸樹為韓寒的電影創作了主題曲《平凡的路》。電影上映前,這首歌風靡大街小巷。微博上只用了7個小時就打破了汪峰2013年創下的百萬試聽記錄。這首歌也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的青春回憶。
樸樹為韓寒的電影《不會有未來》寫了主題曲《平凡的路》。
組建樂隊的樸樹還有額外的責任。他幫助經紀人經營整個團隊,接一些商演和綜藝節目,讓身邊的音樂人過上體面的生活。
2016年樸樹要拍三部mv,需要 *** 費。很久以前,他參加了跨界歌王之一季,與王合唱。問奧利維亞為什么來樸樹,樸樹說:我這幾天真的很缺錢。
第二年,樸樹去《跨界歌王》和王合唱。主持人問樸樹這次為什么來。樸樹說:“這是我的工作,我靠這個賺錢。”
第三年,樸樹再次出演《跨界歌王》,主持人問樸樹,來這里的原因是一樣的嗎?樸樹說:這是我的愛好。當然也能賺錢。
幾乎直白的真相反而贏得了觀眾的青睞,網友們甚至開始調侃。這是一年一度樸樹缺錢的時候。每當樸樹出現在節目中,就會有人開玩笑說“樸樹老師是不是做音樂的缺錢啊?”
出道22年,樸樹只出過三張專輯。他把自己所有的狀態和歷史都寫進了歌詞:“只有在我快死的時候,真正的我,他才能誕生。”他用這些歌橫掃了一代又一代的“70”、“80”、“90”、“00”。每一代人的青春里,都有一個樸樹。
20多年前的畢業生,聽著《新少年》,“以后不會再有痛苦,我們的未來該有多酷。勇往直前,猜猜未來會給你什么禮物”,奔向新世紀;聽著《那些花》,我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淚流滿面。現在的年輕人,聽著通往平凡的路,喊著“唯一的答案就是看到平凡”,終于明白“平凡是答案,而不是借口”。
就在一個月前,在一次演出中,樸樹承認自己不太了解現在的年輕人。“在我的印象里,年輕人應該是狂熱而輕浮的,眼睛里閃爍著不靠譜的光芒。年輕的時候記得這個,覺得都是有道理的。年輕意味著愿意為不切實際的事情付出任何代價,并且能夠負擔得起。”一些肺腑之言惹得不少網友留言說“這就是我們熱愛的樸樹!”
每年都會有一批年輕人“穿越山海,穿越人海”。臺下的人是不斷變化的,臺上唱歌的樸樹也是如此。他從一個絕望的人變成了一個給別人希望的人。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樸樹其實并沒有改變。他還是那個真誠、敏感、扭曲、孤僻的樸樹。他的眼睛像以前一樣清澈純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