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移動依托強大的算網資源優勢,圍繞大模型訓練、推理和應用三大場景,打造了一站式智算產品體系。該體系旨在為客戶提供覆蓋資源、平臺、應用的AI全鏈路服務。目前,一站式智算產品體系已在浙江大學智算中心和許昌中原智算中心等落地實踐,助力企業和科研人員快速開發,加速AI創新進程。
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文智先生,在2024中國移動算力網絡大會上,分享了浙江大學與中國移動在算力實踐方面的合作成果。
陳文智教授指出,國內的智算需求和市場空間保持著高速增長。根據IDC的統計,預計到2026年,算力需求將達到1200多億FLOPS(FloatingPointOperationsPerSecond,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市場空間也將超過380億美元。AI業務已經成為行業核心業務的一部分,ToC業務和ToB業務也正在快速落地。
近年來,中國移動依托強大的算網資源優勢,圍繞大模型訓練、推理和應用三大場景,打造了一站式智算產品體系。該體系旨在為客戶提供覆蓋資源、平臺、應用的AI全鏈路服務。目前,一站式智算產品體系已在浙江大學智算中心和許昌中原智算中心等落地實踐,助力企業和科研人員快速開發,加速AI創新進程。
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文智先生,在2024中國移動算力網絡大會上,分享了浙江大學與中國移動在算力實踐方面的合作成果。
陳文智教授指出,國內的智算需求和市場空間保持著高速增長。根據IDC的統計,預計到2026年,算力需求將達到1200多億FLOPS(FloatingPointOperationsPerSecond,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市場空間也將超過380億美元。AI業務已經成為行業核心業務的一部分,ToC業務和ToB業務也正在快速落地。
陳文智教授強調,人工智能的發展與科學計算正在歷史性地交匯。AI為科學計算提供了新思路、新算法和新工具,而科學計算則提升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可解釋性,并在多個領域得到了應用。數字經濟已成為新的引擎,智算中心的建設是大勢所趨。發達國家已經在數字經濟和算力產業上做出了重大布局,目標是推動產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創新升級。
在談到異構算力的需求時,陳文智教授指出,算力需求是多樣化的,從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圖形處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到NPU(NeuralProcessingUnit,神經網絡處理單元)等,人工智能的應用,尤其是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使得異構算力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智算結構必須實現算力定制化的調度,從算力平臺到算法平臺到運營平臺都需要進行。
浙江大學與中國移動合作建立了啟真算力中心,該中心已成為中國移動高校算力中心的示范基地。此外,雙方還發起了“西湖之光”算力聯盟,旨在共同打造云上科研的算力平臺,推進產學研用的生態建設,開啟開放、共享、協同的新模式。
陳教授最后表示,他希望“西湖之光”能夠助燃AI新時代,啟真算力中心也能夠創造新的未來。
未來,中國移動將始終踐行央企擔當,堅定不移地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主力軍。同時,中國移動也將始終秉承“為國建云”、“為百業謀益”的初心,廣泛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數智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