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以“新型研發機構助力深圳產業集群發展”為主題,“科創中國”企業家論壇在深圳舉行。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高春波視頻出席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郭仁忠出席并致辭,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主任樊建平,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深圳市第四屆政協副主席、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創會會長廖軍文,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李文榮等來自科技界、學術界、產業界40余位專家學者和科研機構代表現場參加。
高春波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新型研發機構與“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創新驅動示范市的聯系互動,搭建新型研發機構與企業供需對接平臺,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推動人才、資金、金融、數據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主題演講環節,劉志雄以“推動創新力 · 鏈接產業力 · 形成商業力”為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
劉志雄表示,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需要以政產研學用深度融合為抓手,打通從創新研發到小試到試產再到大規模智造的全鏈條,實現0-1-100-10000+,推動創新力、鏈接產業力、形成商業力。
在0-1,即形成原創力的階段,需要設計創新、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堅持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雙驅動,科研成果和創新產業雙結合,產生顛覆式創新,抓住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形成原創力。
在1-100,即從創意到產品、從設計到驗證的階段,三諾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實行開放式創新,鏈接全球頂級的產學研力量和創新資源,打造集創新加速器、工程測試中心、工程實驗室等于一體的集群式創新力實現基地。
在100-10000+,即從試產到量產、從標準化生產到個性化定制的階段,打通生產鏈、供應鏈、資金鏈,不僅要繼續優化標準化生產、精益制造,還要圍繞場景化產品構建柔性智造平臺。
三諾一方面精進妙手,以設計創新和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場景化用戶需求為導向,轉型柔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智造模式,打造工業上樓,高100米、長200米,可覆蓋從創意到制造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燈塔工廠;另一方面組建了百億規模產融投資平臺,發起和參與具有先行意義的創投基金,支持智能制造生態。
三諾協同創新生態資源,通過“產鏈、產研、產教、產融、產城”五大維度,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構建智能產業創新生態平臺,打通從0-1-100-10000+。
此外,樊建平、樊綱分別以“新型研發機構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 ,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型科研機構是面向未來的戰略科技力量”為題做了主題演講。
高端對話環節,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李文榮作為主持嘉賓,圍繞“新型研發機構賦能深圳“20+8”產業集群發展”議題,對話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孵化器管理處處長、研究員陳晴,北京大學科技園副總裁王國成,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研究員王勝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委員、數字所所長李燁,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助理院長劉楊,分別分享了各自所在機構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有益探索與實踐。
當日下午,還召開了新型研發機構對接深圳“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及28個產業集群的場景研討會。
本次論壇重磅發布了多項科技創新成果,達成多個合作成果簽約。論壇由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深圳中科創科有限公司、深圳市科聚灣區經濟研究院和深圳新生代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