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槽、裂縫、修補……這些影響我們出行的路面病害,現在迎來了一位嚴謹盡職的“北斗巡檢員”。
這位“北斗巡檢員”即為“千尋馳觀道路智能巡檢系統”,它由北斗時空智能基礎設施公司——千尋位置打造并于日前正式發布。巡檢工程師只需將其安裝在車上,上路一圈便將路面病害摸得一清二楚。巡檢車速可達80km/h,不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巡檢結束后,即可生成結構化數據表格,為后續道路養護、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在北斗時空智能的賦能下,道路病害有了精準的位置和唯一的身份信息,可以實現精確的面積計算。
據了解,千尋馳觀對道路病害的漏報率低于5%,準確率高達90%,其效率是人工巡檢的近40倍。
5月17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五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中國北斗系統已經進入規模應用發展快車道。目前,北斗在交通行業已初步實現北斗規模化應用。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5月18日發布的《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007億元,同比增長6.76%。在交通運輸領域,北斗提供的時空信息已經深入最基層的業務環節,推廣應用北斗設備規模累計超過千萬量級。
北斗時空智能“三大本領”,賦能道路巡檢
我國公路養護的里程數已占公路總里程98.8%,基本做到有路必養。日常巡檢是公路養護的關鍵環節。
近年來,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開始逐漸在道路巡檢中落地,該技術雖然能夠識別病害的種類,但僅能獲得道路損害點的大致路段,缺乏精準的絕對空間坐標,在光照條件不足、惡劣天氣狀況下,更加難以獲得準確的位置信息。此外,多個傳感器設備在協同工作中沒有統一的時間基準,進一步放大了定位結果的偏差,導致監測到的病害位置與實際狀況相比存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誤差,無法為管理養護工作提供精準有效的決策依據。
能夠提供統一時空坐標體系的北斗時空智能技術,成為行業剛需。
千尋位置基于北斗衛星系統(兼容GPS、GLONASS、Galileo)基礎定位數據,利用遍布全球的3700多個地基增強站網、自主研發的定位算法及大規模互聯網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
千尋位置高級技術專家葛嵩介紹,通過創新性地引入北斗時空智能,千尋馳觀道路智能巡檢系統具備了三大“本領”:可以實現對道路病害的車道級定位、精確去重和精細化面積計算。
(千尋馳觀有三大部件:北斗+視覺AI感知終端、高性能AI邊緣計算平臺、HMI人機界面。)
首先是車道級定位。安裝在車輛頂部的北斗+視覺AI感知終端為巡檢工程師添了一雙擁有強大方向感的“眼睛”。基于千尋位置自主建設并運營的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千尋馳觀可獲得實時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幫助車輛在巡檢過程中知道自己準確的空間位置,再利用視覺算法這雙“眼睛”看清病害與車輛的相對距離,就可以確定道路病害的精準位置,誤差不超過3~5米。
其次是對病害目標的精確去重,現有的視覺AI巡檢系統在車端進行連續采集,同一個病害目標會被拍到近20次左右,會積累大量的冗余數據,增加人工校驗的成本。千尋馳觀通過賦予病害目標唯一的時空坐標,再結合語義信息和跟蹤算法,可以為每個病害發放唯一的“身份證”,讓道路病害一目了然。
(千尋馳觀在道路巡檢中生成的病害圖片,每個病害都有唯一的編號)
精準的時空信息還能助力實現病害面積的精細化計算。在道路巡檢中,病害面積的大小決定了路面狀況的評定等級,影響后續的養護管理決策。目前,大多數巡檢系統只是根據巡檢拍攝到的病害圖片,用簡單的矩形框估算其面積,這種估算方式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誤差。
(千尋馳觀可以精確計算路面病害面積)
千尋馳觀自主研發了基于深度學習的病害邊界精細提取技術,能夠像“摳圖”一樣,將病害的精準形態從路面背景中提取出來,再關聯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得到病害在真實空間下的尺寸,完成病害面積的精確計算。
邊緣計算能力加持,“北斗+AI”讓巡檢結果立等可取
精準識別道路病害只是第一步,在巡檢結束后,如何快速生成結構化的巡檢結果,也是影響巡檢效率的關鍵。
目前市面上的巡檢系統大多通過網絡將巡檢照片傳輸到服務器上。此種方式傳輸的原始數據量較大,傳輸效率容易受到網絡條件影響,導致時效性不高。
千尋馳觀創新性地采用邊緣計算技術,將道路巡檢的算法模型完全部署在車載邊緣計算終端上,在車載終端優先完成巡檢數據的處理。基于算法模型的調優,千尋馳觀邊緣側數據處理的速度優于10幀/秒,巡檢結束后,在車端就可生成結構化的巡檢成果數據,便于巡檢人員現場查看。相比于其他巡檢系統以天為單位的數據處理效率,千尋馳觀大大提高了巡檢結果的時效性。
千尋馳觀已在山東、遼寧、云南、江蘇等全國多個省市的高速公路及國省干線落地,并在近期完成了產品升級,升級后產品形態更易部署,成為提升道路養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的重要工具。
隨著各行各業“+北斗”應用不斷普及,北斗技術及時空信息已經突破行業縱深,為交通、農業等行業打造無人化、自動化的生產作業新模式。
《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經升級到以時空服務為核心的綜合 PNT 與時空服務產業。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被更加緊密的集成到一起,極大提高了時空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傳統產業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升級方向獲得巨大發展,形成眾多細分市場。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未來,千尋馳觀將通用大模型等新技術融入產品演進過程中,不斷優化和訓練算法模型,提升道路管理養護的精細化水平與管理效能,加速北斗時空智能與交通行業等各行業的深度融合與應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