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日趨成熟,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增長,并不斷加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在此過程中,超大規模的數據計算與存儲需求也讓算力成為了當前時代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之一。根據《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當一個國家的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其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并堅持以兩化融合構建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如何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算力使用需求,成為了我國現階段發展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算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血液”,那么數據中心與云計算則是為各行各業輸送算力服務的“大動脈”。因此在我國步入新發展階段之際,發展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持續夯實算力底座勢在必行。國家發改委在《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也給出重要指示,要推動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進行集約化和服務化創新,加快建立完善云資源接入和一體化調度機制,以云服務方式提供算力資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門檻。而隨著東數西算戰略的正式啟動,我國大力推進了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我國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近5年年均增速超過25%。在此過程中,以移動云為代表的運營商云以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及強大的資源統籌能力,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為各行各業提供算力底座及承載的“主力軍”。
響應東數西算戰略,布局高質量資源池建設
作為算力的主要載體,分布式云架構已經成為云計算發展的大勢所趨,為滿足各行各業對滿足低時延、大帶寬、廣連接的需求,移動云以打造算力網絡為目標,通過從資源、架構、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并按照“泛在協同、融合統一、一體共生”三個階段有序演進,旨在以新型算網服務能力滿足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發展過程中的算力使用需求。
在資源構建方面,目前移動云部署vCPU超940萬核,累計投產云服務器超71萬臺,凈增超23萬臺,對外可用IDC機架達到46.7萬架,凈增6萬架,算力規模已達到8.0EFLOPS,凈增2.8EFLOPS。此外,移動云不斷優化著“4+N+31+X”集約化梯次布局,當下已完成13個中心節點和18個省級節點的建設,并已納管超過3000個邊緣節點,實現了對國內省份及四類城市的100%覆蓋,以“云無處不在,網無所不及”的業務體系匹配了我國的東數西算戰略。
以領先架構,構建分布式云資源池
在架構方面,移動云采用了多AZ精品算力新架構以打造出高可用的算網服務能力。移動云3AZ節點基于DCN4.0領先架構,其單Region最大支持100萬臺服務器,支持TB級的互聯網出口帶寬,能夠構建出真正的超大規模資源池。此前,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移動云以雙3AZ節點使云資源池覆蓋了大灣區核心地帶,同時該節點還擁有1ms時延超高性能,支持跨AZ數據實現毫秒級容災備份,可實現超99.99%的高可用性云服務,能夠為大灣區政府機構、頭部企業打造出安全、低時延的算力服務。
構建算網大腦,打造算網業務閉環能力
為了實現算力服務從“資源式”到“任務式”的根本轉變,移動云堅持自主創新,成功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以計算和存儲核心性能指標業界領先的大云操作系統,實現了定制化服務器、虛擬化、大數據和云管平臺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和原創。同時移動云還積極構建了包含能力中心、編排中心、調度中心和安全中心,將海量異構的分布式算力打造成一臺容量無限、一直在線、智能高效、即開即用的“算網大腦”。目前,移動云能夠通過算網大腦分析需求,動態使用算力渲染,同時可實時監測,動態調度資源,做到小時級業務設計、分鐘級算網彈性調度,具備了支撐算網業務閉環的能力。
積極踐行著“為國建云”的使命,移動云打造出涵蓋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完整板塊的二百三十余款全棧產品,并通過攜手合作伙伴,以2700+合作SaaS產品,100+解決方案為各個行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著“泛在算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不斷深入之際,移動云也將以“打造新型算網服務新體驗、新模式和新業態”為目標,加速算力網絡構建,最終實現讓算力成為與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