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PEN PEL剛剛開啟新賽季,不知各位擼友在新的賽季中,是否已經做好沖擊最強王者的準備了呢?當然想要獲得最強稱號,除了高人一等的操作技術、團戰意識,以及對版本的高度理解之外,性能出色的硬件配套設備也會是我們上分的強大助力。
在2022年里,英特爾、AMD和英偉達三家主要廠商都相繼更新了產品線,帶來了多場重量級的發布:不少玩家期待已久的AMD Zen 4架構處理器及AM5平臺閃亮登場,進一步推動了DDR5和PCIe 5.0的發展,讓各大板卡廠商在沉寂已久有了許多新動作,不知這波操作下又有多少產品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最強王者。收集了各方資料后,小編覺得知乎大咖@歷史的小村莊的分析比較客觀,借大咖的內容做了幾個重要硬件的推薦,供各位參考:
CPU推薦
最強游戲處理器:Intel Core i9-13900K
無論單線程還是多線程的性能都更強了,擁有目前最強的游戲性能。
采用改進版Intel 7制程工藝,P-Core數量沒變,為Raptor Cove架構,同樣最多8個,但最高頻率提升到5.8GHz,E-Core依然是Gracemont架構,數量從8個翻倍到16個,頻率也提升到4.3GHz,最高可擁有8P+16E共32線程,最大睿頻功耗為253W。此外,P-Core的L2緩存從1.25MB增加到了2MB,E-Core的L2緩存從2MB增加到4MB,L3緩存容量增大到了36MB。
最佳生產力處理器:AMD Ryzen 9 7950X
更高的單線程性能,加上16個大核心全部都能運行在5GHz或以上頻率,非常適合許多需要多核心多線程的內容創作場景。
每核心的L2緩存容量從512KB翻倍到1MB,依然是8核心一個CCD,每個CCD上有32MB共享L3緩存。新架構較現有產品IPC提升了13%,采用了更先進的臺積電5nm工藝,最高頻率能到5.7GHz,兩者相加讓Ryzen 7000系列處理器的性能有了明顯的提升,可以說有了質的飛躍。Zen 4架構支持AVX-512指令集,使用256位SIMD用兩個時鐘周期來執行AVX-512指令。此外,還支持AMD新推出的EXPO內存超頻技術 。
最具性價比處理器:AMD Ryzen 5 5500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性價比之選。花五六百塊就能擁有Zen 3架構6核心12線程處理器,配合A520主板。
基于Zen 3架構的Cezanne核心,擁有6核心12線程,像是Ryzen 5 5600基礎上將L3緩存減半,再把最大加速頻率從4.4GHz降到4.2GHz,同時僅支持PCIe 3.0,對于不少普通用戶來說也夠用了。其基準性能在Core i5-11400F之上,游戲性能兩者基本不相上下,其中網游部分有一定優勢,功耗表現也更佳,還能開啟PBO功能進一步提升性能。
主板推薦
最佳Z790主板:華碩ROG MAXIMUS Z790 EXTREME
Z790就是在Z690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的。在今年眾多Z790主板當中,華碩的ROG MAXIMUS Z790 EXTREME毫無疑問是最頂級的旗艦主板。25相每相105A的供電、前后都有雷電4接口、經過改良的顯卡易拆鍵、可以顯示系統訊息的LiveDash OLED屏幕、還有在內存插槽旁邊的DIMM.2擴展卡槽等等,還有幾乎包裹全身的散熱片和背板,海量的配件都告訴著大家這是一款頂級旗艦產品。
最佳X670主板:微星MEG X670E GODLIKE
而最佳AMD X670可非微星的MEG X670E GODLIKE莫屬,它是極少見用10層PCB的EATX大板,加上24+2+1相供電,CPU核心的全部都使用105A的Mosfet,為銳龍7000處理器提供強勁電力保障,主板上有四個M.2插槽還提供一塊雙M.2 Gen 5擴展卡,裝上只會一共可提供3個PCI-E 5.0的M.2口和3個PCI-E 4.0的M.2口,擴展能力豐富。
還配送一塊龍魂面板,它其實是塊4.5英寸的觸控屏,能把它放到桌面上或者吸附在機箱上,搭配MSI Center可以實現諸多功能例如硬件監測、顯示視頻/圖像、定制標語、系統時鐘、實時天氣等。
創新設計主板:華碩ROG Strix X670E-I GAMING WIFI
由于AMD X670采用了雙南橋芯片設計,由于會占用大量主板空間所以很早前就有傳聞它不會有ITX規格的產品,但華碩還是做了出來,這主板設計方面的獨特之處,是將另外一顆FCH芯片放在了垂直堆棧的模塊化PCB上,作為擴展卡插在主板上,而且這主板還在多個地方用了這種擴展卡式設計,讓小小的ITX主板配備強勁的擴展能。
聲卡則是直接外置,通過一個名為“ROG STRIX HIVE”的外置擴展和控制盒提供,除了兩個3.5mm音頻口外,還配有一個USB 10Gbps Type-C和一個USB 2.0接口,同時還擁有BIOS FlashBack、FlexKey和EZ mode PBO按鈕,以及Q-LED故障診斷燈等貼心設計。
顯卡推薦
最佳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
2022年NVIDIA以及AMD兩家都祭出了全新一代的顯卡,而在NVIDIA這邊,最頂級的那張GeForce RTX 4090就憑著其俯瞰天下的性能,獲得本次最佳顯卡的殊榮。作為目前RTX 40系顯卡當中性能最為強大的顯卡,GeForce RTX 4090有著最為龐大的尺寸以及規格,配上DLSS 3這個新功能套件,即便是在4K分辨率之下開啟光追,也能在游戲中獲得非常高的幀數,給予玩家極致的游戲體驗。
最佳非公顯卡:華碩ROG STRIX GeForce RTX 4090 O24G GAMING
ROG STRIX GeForce RTX 4090 O24G GAMING是在公版的基礎上,將性能得到徹底發揮的產品,顯卡厚達3.5槽、重達2.5公斤。其具有完全定制的PCB設計,在外觀部分大量使用了賽博朋克世界觀的元素,正面以ROG的標志配合硬朗的線條,充滿著潮流和科技感的設計,尾部使用了充滿動感的環形燈帶,而且還提供了白色版本。使用的全新散熱器設計,相比上一代產品增加了30%的散熱表面積,內置四根8毫米和三根6毫米熱管,搭配升級后配備7個葉片的Axial-tech風扇,能提高氣流以提升散熱效率,使得該款顯卡能夠充分發揮AD102的性能,且有著出色的散熱效能。
最佳非公版顯卡:七彩虹iGame RTX 4090 Neptune
隨著RTX 40系列顯卡的推出,非公版顯卡在今年也是大放異彩,當中不乏令人為之驚艷的產品,而iGame GeForce RTX 4090 Neptune毫無疑問就是這樣的一款顯卡產品。除了銀白色的外觀,這款水冷顯卡也是首次用上了360的冷排為其散熱保駕護航,再加上其28相的供電規模以及雙槽的厚度,使得他成為不少高端玩家的高雅之選。
最佳超頻顯卡:影馳RTX 4090 HOF OC LAB
說到最佳超頻顯卡,那么影馳旗下的HOF系列就必定會上榜了。這次的影馳GeForce RTX 4090 HOF OC LAB再次展示了影馳對于這個系列顯卡至高端定位的追求,不論是外觀還是用料都很對得起卡皇這個稱號。在超頻愛好者手上,相信這張有著28相每相70A輸出電流的顯卡可以再創顯卡超頻巔峰。
最佳散熱設計:XFX Radeon RX 7900 XT海外版Pro
XFX Radeon RX 7900 XTX 海外版 Pro的長度和高度分別為344mm和128mm,厚度大概在2.7槽左右,有著較好的安裝兼容性,整體以黑色作基調,輔以銀色在邊框以及邊在線作為點綴,全鋁制的外殼本身非常平滑,沒有刻意設計的紋路或者圖案,顯得很簡潔。其配備了3個100mm散熱風扇,全部都支持智能啟停,可以在低負載時風扇停轉以降低噪音,背面金屬背板帶有凹槽,增大了散熱面積。在實際使用中,該款顯卡即便是在滿載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Navi 31的性能,但風扇的轉速依然控制得很好,溫度、散熱和噪音三者之間得到了很好的平衡,表現讓我們感到驚訝。
機箱推薦
最佳視野機箱:先馬新鏡界
先馬新鏡界并不是散熱效能最好的“海景房”,其在我們實際測試中,散熱效能算是中等水準;新鏡界也不是兼容性最好的“海景房”,雖然其具備兩個360mm冷排的安裝空間,但畢竟其只是一款MATX規格的機箱,可以說是直接拒絕了半數以上的主板產品;然而新鏡界卻是一款設計非常明確且極具自主特色的產品,其所有特點都是圍繞著“桌面上的機箱”來進行設計,包括無立柱設計以及可以調換位置的前置I/O接口,支持背插式主板的同時,機箱內部甚至還預留了手辦的放置位,使得這款機箱具備了更豐富的玩法,加上非常友好的價格,實則讓人無法拒絕。
最佳性價比機箱:喬思伯堅果D31
喬思伯堅果D31雖然只是D30的小改款,改動的地方都在點上,可以說是完美地代替了前代產品,尤其是支持360mm水冷這一點,使得其對平臺的選擇變得更加從容,而且內部的結構也是可圈可點,緊湊之余兼容性也非常不錯,可以挑剔的地方很少。
另外這也是一款"豐儉由人"的機箱產品,基礎班的價格非常友好,而如果玩家愿意付出更多的預算來換取可玩度,堅果D31是可以配置副屏的,更充分地展示玩家個性的同時,也能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副屏用法,實則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產品。
最佳散熱效能機箱:聯力L216
作為聯力Lancool系列主打性價比的新款ATX中塔機箱,聯力L216自帶有兩個16cm的高性能風扇,在紙面上的散熱配置就拉得很滿了,而且其在體積做的比鬼斧2更小的同時,內部空間也能維持非常不錯的硬件兼容性,支持安裝E-ATX主板以及392mm長度的顯卡,應對旗艦平臺毫無難度。而最讓人滿意的地方則是,這款機箱的散熱效能不僅紙面上就拉得很滿,在實際表現上也是頂級的,在我們測試過的產品中名列前茅,以599的價格來看可以說是超值。
最具可玩性機箱:abee Pixel One
abee在回歸DIY市場后所推出的第一批機箱,在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老型號的“高清重制”,更多地是對自家工藝與設計功力的展示。而PIXEL ONE機箱則與之前的產品截然不同,因為這是abee在真正意義上展現其回歸DIY市場決心的產品,是一款綜合考慮了工藝、外觀設計、內部結構、個性化空間以及散熱效能,并在多方面都取得均衡的高端機箱產品。
PIXEL ONE機箱的亮點有很多,最搶眼的莫過于其多達1335個的“像素格”,不僅僅為機箱的散熱效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提供了充分的DIY空間,讓玩家通過配套的“像素點”就能打造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機箱外觀;同時三面可換式設計也讓機箱擁有了不同的安裝模式,尤其是可以展示三面“像素格”的顯卡立裝模式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最佳海景房機箱:華碩TUF Gaming GT502 DanYao庫機箱
完全體的“海景房”機箱,其實不僅僅是側板和前面板采用了鋼化玻璃,實際上還需要采用分倉式設計,使得顯卡以及CPU的有充分的空間進行散熱,同時電源的走線也能變得更加簡單,甚至還能有更充分的空間去擴展硬盤數量。而在那么多的“海景房”機箱中,華碩TUF Gaming GT502 DanYao庫機箱稱得上是配置最完整的,不僅僅完全具備“海景房”的構成要素,而且特色設計上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例如頂蓋上的兩個提手在搬運機箱時就非常方便了。
此外這款機箱在安裝上也是非常方便,有多出免工具的設計,包括但不限于側板、頂板、各部分的防塵網等等,裝入主板之后主板上邊緣和下邊緣都有充足的空間,可以很方便的安裝其他組件和進行走線,背部的多功能支架不僅可以用于安裝硬盤,同時也能用于安裝冷排或者散熱風扇,使得機箱的內部構造有了多的選擇。
內存推薦
作為新競的電競內存廠商,基于對我們產品的絕對信心,這部分我們還是夾帶一些私貨:
博德斯曼電競內存設計理念取自于古希臘神話冥王哈迪斯及身旁的猛獸'地獄犬'為設計元素,呈現出產品強力與效能爆發的意象,希望象征帶給玩家如猛獸般的爆發力及不凡的體驗。
博德斯曼PROXMEM吹雪聯名系列
吹雪聯名款的DDR5版本頻率在6000-7200之間,C30-C34,采用特挑海力士A die顆粒, 超頻性能好;DDR4的版本頻率在3600-4000之間,采用特挑三星B die顆粒,延遲C14-16,延遲更低。兼容各品牌DDR5/4主板,支持RGB LED燈效編程(僅限RGB系列)支持XMP3.0/2.0,輕松超頻。高散熱系數鋁合金散熱片設計,極佳的散熱效果,以及特挑原創顆粒展現卓越超頻性能,帶給玩家擁有強大力量及不凡的體驗,PMT為玩家提供高性能電競內存方案,并通過獨特的外觀設計,來增強產品辨識度和電競光效氛圍。
博德斯曼PROXMEM TUF聯名系列
博德斯曼PROXMEM TUF聯名的電競內存,散熱馬甲同樣采用質感滿滿的陽極氧化鋁材質,尤其TUF聯名的地獄犬電競內存,馬甲造型與TUF的金屬質感相輔相成。頂部為RGB導光帶,支持動態RGB燈效,可與華碩TUF主板燈光同步效果,為游戲熱情添一把火!
地獄犬DDR5版本頻率在6000-7200之間,C30-C34,采用特挑海力士A die顆粒, 超頻性能也同樣強悍,頗有肌肉猛男特性。
博德斯曼PROXMEM 雙叉戟系列
雙叉戟系列內存裝甲采用鋁合金6063 T5與電鑄金屬貼紙勾勒標志性logo,取自于古希臘神話眾神之一冥王哈迪斯的的武器'雙叉戟'做為造型設計,以向外延伸之放射狀光芒,希望象征帶給玩家擁有強大力量及不凡的體驗。內存采用海力士A-die嚴選顆粒,支持Intel XMP 3.0和AMD EXPRO技術,開啟XMP后,頻率可達6800MHz,默認時序為CL 34-45-45-108,讀寫復制輕松超過100GB/s,超頻潛力相當不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