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千尋位置與高德地圖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起“北斗出行創新計劃”。此次合作代表高精定位與高精地圖的深度結合,以“車道級導航”為代表的中國北斗創新應用在更大范圍的全面鋪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自北斗三號組網成功以來,北斗穩定可靠、世界一流的服務性能引發全球各界關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長風在會上表示,當前,高精度應用逐步向普適化、標配化演進,已成為全球各大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熱點;北斗應用也已從解決“有無”,邁入解決“更高精度、更加可信、更優服務”的新階段。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4690億元,同比增長16.29%。其中國內高精度市場產值從2010年的11億元已快速增長到2021年的151.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4.5%。
以北斗高精度定位增強技術為核心的時空智能服務,正在助力產業創新升級,在數字化浪潮中有的放矢,正成為越來越多不同領域、行業的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車道級導航創新:打通北斗高精度落地手機全鏈路
時空智能通過時間、空間的有效貫通,將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高精度、高動態精準映射。千尋位置建設與運營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通過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強站、增強算法和大規模時空服務平臺,提升北斗的定位精度與完好性,以滿足廣泛的時空智能感知需求。目前千尋位置可以在廣域范圍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和納秒級授時服務。
車道級導航,是借助北斗時空智能服務催動手機創新升級的示范案例。楊長風說,手機車道級導航,是時空智能的典型應用。“手機車道級導航實現了北斗深度應用,定位精度實現從道路級進化到車道級別,給百姓的導航體驗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車道級導航是指用戶在駕駛過程中,可獲得手機導航應用提供的亞米級(小于1米)車道導航。當司機需要變換車道,比如臨近轉向路口或者高速匝道時,車道級導航會提供更精細的車道級動作指引。
一名來自廣州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自從在廣州城市快速路上開啟車道級導航,平均每月可以省下四百元交通違章、罰款導致的費用,相當于節省一天的收入。
業內人士表示,車道級導航在高速、高架出口等場景可提供明顯優于普通導航的車道指引。如果某條車道出現交通事故造成的擁堵情況,車道級導航會提前識別并告知用戶避開異常車道,在其他車道上快速通行。
2020年10月,千尋位置首次在全球范圍內將高精度定位服務在智能手機上落地,實現手機車道級導航。將手機的定位精度從3米到10米的誤差,校準到小于一米的精度,依托的是千尋位置北斗時空智能服務。
(車道級導航背后的北斗黑科技。千尋位置制圖)
千尋位置技術人員介紹,通過千尋位置建設和運營的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對導航衛星信號的觀測,經高精度計算引擎運算,千尋位置可向手機終端提供高精度差分改正數據。其后,手機將其結合衛星原始觀測數據,完成算法解算,得到亞米級定位精度。最后,定位導航應用以此為基礎,結合高精度定位地圖,為用戶提供車道級的精細化導航指引。
在研發初期,千尋位置意識到,啟動車道級導航的第一步,是打通從高精度定位能力、到手機終端、到移動應用的手機北斗時空智能全鏈路。來自定位天線、定位算法、定位芯片、手機地圖等方面技術要素的升級改造缺一不可。
2019年,千尋位置與華為一起,在定位天線的選型、適配上進行多次測試,幫助解決定位天線的功耗難題。在算法端,千尋位置支持手機廠商同步發起對手機RTK(實時動態測量技術)算法的研究,RTK算法已成為目前手機高精定位采用的主流方案。在芯片方面,千尋位置歷經數年完成了與幾家全球主流芯片廠商的深度適配,為手機廠商快速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增強服務奠定堅實基礎。高德地圖采集更高精度的地圖并開發了相應算法,讓廣大用戶最終用上車道級導航。
目前,支持千尋位置高精度車道級導航能力的手機出貨量已超過2300萬部,覆蓋華為、榮耀、小米、OPPO、vivo 等手機品牌的十余款旗艦機型。車道級導航已在重慶、廣州、杭州等八個城市試點,未來將向全國范圍普及。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車道級導航是面向大眾使用北斗應用的一次創舉,代表北斗時空能力可以為智能手機的能力升級和應用創新提供新的技術支持。”
北斗時空智能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基礎設施
車道級導航僅是北斗高精度時空智能技術應用的想象力之一。時空智能通過應用創新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動能,正幫助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走向精細化,企業的步伐更加輕盈。
為滿足廣泛的智能感知需求,千尋位置通過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強系統、增強定位算法和大規模時空服務平臺,提升北斗的定位精度與完好性,在廣域范圍提供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和納秒級授時服務。
在浙江遂昌仙俠湖,千尋位置運用時空智能技術幫助政府治理環境污染問題。水域巡檢傳統方式主要依賴人工乘船巡視,費時費力,易有死角。采用高精度定位無人機代替人工巡檢后,解放了人力物力,讓水域巡檢的效率提升400%以上,人工投入成本下降80%。同時,保證了下游人民的飲用水源安全。
在寧波舟山港,千尋位置通過北斗時空智能讓龍門吊遠程自主作業,提升效率的同時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北斗時空智能在吞吐量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的舟山港經受住考驗,運用數字化手段助力港口提升生產作業效率,實現內集卡作業、集裝箱箱位、設施設備等多生態智能化管理。
在浙江德清、紹興,北斗的技術方案正幫助政府解決民生服務、公共安全和社會治理的難題。
在備受關注的自動駕駛領域,千尋位置支持21款量產的智能汽車獲取北斗時空智能的絕對定位能力,使得整車全局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有效提升在惡劣天氣和極端環境下的安全指數,未來還將有100多臺定點車型逐步上市。
擁抱新世界,擁抱新的技術趨勢,借助先進的技術幫助人類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北斗時空智能具備的社會意義。
目前,千尋位置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平臺,截至2023年1月,全球累計接入智能設備超15億臺,時空服務月調用次數超過1700億次,服務覆蓋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北斗是大國基石,是中國數字化升級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礎設施。”目前,千尋位置已經形成了時空智能自主可控的技術閉環,研發了配套基礎器件和相應軟件,并為開發者提供了超過100種時空能力組件,支持北斗系統在未來廣泛深入應用到各行各業,持續探索北斗時空智能的無限可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