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管控的全面放開,各行各業吹響了“全力拼經濟”的號角,制造業也在年初就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1%,重返擴張區間,制造業景氣水平回升較快;
同時重點行業亦表現不俗,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2.5%和50.7%,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5.6%、52.3%,均升至擴張區間。
隨著制造業景氣上升、市場需求回暖,企業信心也明顯增強,總體表明經濟發展預期向好,2023開年之際便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企業開工狀況凸顯市場信心
春節假期結束后,制造業復工復產也開始了“加速奔跑”,各企業搶占新春“開門紅”。開工情況是工業生產的恢復情況的重要參考,也可以從中預見工業經濟變化趨勢。
據中信建設證券發布的機械設備行業動態報告指出,從放假天數看,機床刀具行業反映出了景氣度的不斷上升;機器人、工控、激光行業雖未充分感受到下游需求拐點的到來,但在今年第一季度仍有不錯的增長:
機床產業鏈行業景氣上升
受訪的機床整機和機床刀具代表性公司平均放假天數為7.63天,少于機械行業整體放假天數。據生產需求,整機廠與刀具公司產線都存在工人輪班值守的情況,而刀具企業更是在手訂單爆滿、排產緊張。
工業機器人前景令人矚目
隨著我國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的不斷增加,需求亦有望持續增長。受訪的代表性企業春節平均假期天數為10.20天,略高于機械行業平均放假天數。據報告稱,由于2021-2022年內投資廠商為保證較外資更快交貨,趕工和調休的情況較多,但部分工業機器人企業產線工人也存在春節加班的情況。
激光產業鏈放假天數略高,符合經營特點
受訪的激光產業鏈公司春節平均放假天數為11天,略高于機械行業整體放假天數。激光控制系統公司庫存儲備充足、經營穩健,假期安排屬正常情況。
廣東今年“制造業當家”看今年制造業發展,還需關注大灣區
在農歷春節開工后的首日,廣東召開了以全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春第一會。今年大會上提出了以“制造業發展”為產業發展主題,解決經濟發展困難須通過“質”的突破、迎來“量”的井噴。珠三角諸多城市也提出了相應目標
廣州提到著力打造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軟件和信創、時尚產業、文化創意等8個萬億級產業鏈群;
深圳僅在今年第一季度新開工項目就達到266個,總投資約3295.3億元,包括智能傳感與精密儀器先進制造業園區、龍崗188工業區綜合發展項目等;
惠州將推進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
云浮、汕尾、潮州等地均提到“建設產業承接平臺”;
粵北的河源、韶關此前已承接了部分珠三角的電子信息產業,兩地更是提出“全面融入大灣區”,河源放話“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
會上還提出,現在的廣東依然以傳統制造業為主,去年制造業增速也略落后于江蘇,所以未來廣東制造業的發展既要“高量”更要“高質”。省委書記在會上表示:“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個新廣東。”而隨著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的全面恢復,大灣區的融合再造必將更上一層樓!
搶灘大灣區市場 鎖定DMP大灣區工博會(www.dmpsz.com)
作為對外貿易最前沿的城市群,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區將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地理優勢,共同推動經濟及產業的變革和發展。傳統制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制造化方向發展成大勢所趨,由此帶來的龐大發展機會更是不容錯過!覆蓋高端制造業企業、大規模的DMP大灣區工業博覽會,是機械制造商推廣其技術及產品; 買家配置機械設備,以迎接龐大商機的好時機。
2023年DMP大灣區工業博覽會將于2023年11月27-30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行。展覽范圍囊括數控機床、數控刀具、智能制造系統、工業機器人、鈑金激光、塑膠及包裝、模具制造、 工業互聯網、工業測量、3D 打印、精密零件、數字化工廠、人工智能、壓鑄鑄造、五金工具、金屬材料等各個領域,涵蓋原輔材料、關鍵零部件、先進制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個性化定制等智造產業鏈條全球最新技術、產品,以規模之大、品類之全、觀眾之多,深得業界信任,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技術創新的風向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