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盧境婷,上海交通大學口腔臨床醫學博士,從事口腔醫療工作13年,師從沈國芳、沈剛老師,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九院口腔顱頜面科醫師。鼎植“快”“樂”牙醫系列人物第15期,一起走進鼎植口腔正畸學術總監盧境婷的從醫故事!
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志。在盧境婷身上,能同時看到兩組極富張力的特質:自信與謙虛、理性和感性、輕松和嚴謹…作為醫者的盧境婷,是自信且謙虛的。在九院,她做過大量正頜手術和非手術的矯形后,有了這個經歷后再看正畸就比較駕輕就熟。她認為,所有的得心應手,與牢牢打下堅實基本功密不可分。學生時期,她當選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九院新職工代表,在上海交大醫學院百年院慶時還作為學生代表發表演講。從來不缺少榮譽,但她更在意的是自己學到的技術。“首先你技術要過硬,如果你在念書或工作的時候,沒有全身心的去把你的技術鉆研到底,后面再臨時抱佛腳,就會有一屁股債欠在后面,在我看來,有一個好的技術是根本所在。”盧境婷說。
在與客戶溝通時,盧境婷堅守的底線是基于事實,可能客戶的口腔條件不是太好,直接講會讓對方難以接受,通常她會考慮更委婉的表達方式,既要把事情講清楚,又要考慮客戶的感受,讓專業硬核多一些柔性關懷。歸根結底還是醫療和服務,其中醫療是本質,服務是軟性價值。“我始終認為醫療和服務是分不開的,很多事情不是醫生能夠徹底解決的,更多的是對客戶的安慰和關懷。”盧境婷十分用心地對待客戶,關心他們的治療進度,換位思考他們的感受,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合適的方案。在學醫過程中,有兩位老師給盧境婷帶來巨大的影響。一位是沈剛教授,一位是沈國芳老師。她從二位老師身上可以看到精益求精的態度,追求完美、近乎苛求,對待所有事情所有環節都是高標準嚴要求,既有大框架,也關注小細節,具有一名醫者該有的仁愛之心。受到老師的影響,盧境婷也為自己定下高標準嚴要求,希望自己變得更加理性,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對臨床問題的判斷力更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作為一名口腔醫生,工作強度的確挺大的,當然會有低潮的時候,但想到老師們比我累多了,也沒見他們抱怨什么,我有什么好抱怨的呢?”盧境婷說道。她總能保持理性客觀,最快時間內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正是基于這樣的信念,盧境婷從事口腔醫療工作13年來,從未在自己堅守的原則上退讓過,也未辜負過患者的信任。隨著臨床診治的病例越來越多,她積累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正畸臨床經驗,掌握了各類矯正技術,尤其是在顱頜面生長型干預矯形技術、髁突改建誘導技術等,這些都屬于正畸技術高點,也是她面對各種復雜疑難病例都胸有成竹的底氣。
作為講師的盧境婷,面對四五百名學員侃侃而談毫無懼色,并在講課過程中體會真實的快樂。“我覺得只有自己理解透,才能講得透。講課前先要搞明白你的課題是什么,你的目標是什么,我是希望將知識點掰開了揉碎了,讓學員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而不是為了秀自己多厲害,這點特別重要。”盧境婷說。務實和創新是作為講師的她比較看重的兩點,每次課題不一樣,盧境婷都會回溯邏輯原點,構思整堂課的邏輯結構和脈絡,做充足的準備,目的是將該課題講透,以深入簡出的方式讓醫生們聽懂,他們回去之后可以著手解決棘手難題。每接到一個課題,她前期會做好大量準備工作,花大量時間心力去琢磨怎么把課講得生動有趣,確保百分之七八十的醫生能夠理解,然后直接能應用到臨床上。盧境婷坦言,這個過程比較耗費心力,每當遇到一個新課題,查找資料、梳理故事線、理順邏輯線等,哪些是核心重點信息,哪些是重點難點。其實聽眾每一個受啟發的時刻,都是她在背后付出了大量智力體力的勞動。當聽課醫生們反饋說很受啟發時,那也是盧境婷最開心的時刻,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還是能讓學員有所收益。盧境婷認為,一名合格的講課老師做到以下三點很關鍵。第一是個人表達能力,講得多有魅力暫且不提,至少能把一個問題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第二是邏輯思路清晰,這是保證聽眾能聽懂的重要保證。第三是完整的知識儲備。
記憶拉回至讀書時代。盧境婷從小屬于性格活潑開朗類型,小學就開始做節目主持人,印象中沒有過緊張的時候。唯獨有一次緊張的記憶,還是在念高中的時候。當時她不僅擔任首屆校園歌唱比賽組織者,還要客串主持人,時間緊,任務重,戰線拉得也長,從海選到初賽再到決賽,她坦言當時壓力是挺大的,好在最終堅持下來,而且反響還挺好的。用她的話來說,“當眾講課已經脫敏了,幾乎不會再有緊張的時候。”“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無論作為講師還是醫者,盧境婷時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心存高遠,找好榜樣,身體力行地做好每個當下,專注于工作和生活。盧境婷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正是如此,昨日如流水,一去不回頭,對過去念念不忘,不但于事無補,反而會消沉了意志,浪費了時間精力。而不可及的明日太過縹緲。只有把握當下,才算志存高遠、不負韶華。
主治醫師 盧境婷
鼎植口腔正畸學術總監、上海交通大學口腔臨床醫學博士、Ebrace個性化舌側矯治培訓講師、正雅頜位重建隱形矯治技術高級認證講師。擅長各類重錯頜畸形治療、數字化矯正、舌側矯正、疑難復雜矯正。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臨床醫學博士,從事口腔醫療工作13年,師從沈國芳、沈剛,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九院口腔顱頜面科醫師,從業多年,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正畸臨床經驗,擅長成人各類重錯頜畸形的治療。掌握各類矯正技術,尤其是在顱頜面生長型干預矯形技術、髁突改建誘導技術、TMD正畸介入技術、粘固式SGTB及隱形A6技術、個性化舌側矯治技術、Insignia數字化唇側固定技術。長期擔任Smartee正雅隱形矯正、eBrace舌側隱形矯正講師,并參與編譯《口腔臨床操作技術規程》,《顱頜面骨內固定原則》等書。醫生格言:讓更多的患者能得到價格合理、安全規范的正畸治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