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任超博士正式加入融地智能擔任研發副總裁CTO一職。任超博士的加入,將進一步加快融地智能的研發腳步,在數字化MOM項目和智能化AI項目上迎來質的飛躍。
任超博士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任超博士曾擔任華為昇騰工業人工智能行業總監、寧德時代裝備開發部高級經理、西門子中國研究院高級專家。精通智能裝備產線開發、工廠數字化轉型、工業人工智能應用開發,熟悉電子、新能源、鋼鐵冶金、汽車制造等行業。任超博士在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取得了眾多耀眼的成就:
曾帶領外企科學家團隊,開展能源裝備產品智能化設計、制造過程數字化轉型,涉及結構、熱、流體、控制仿真技術、多學科多目標優化技術、軟件系統集成技術、物聯網、工業大數據、先進制造等技術,擁有國內外發明專利30余項;
曾負責鋰電池龍頭企業海外產線開發、集團智能制造轉型,具備良好的復雜裝備開發、大型工程項目管理能力。
曾負責國內知名AI企業工業AI解決方案設計、開發、推廣運營,形成工業AI領域解決方案30余項。
此次,任超博士加入融地智能,將會對融地智能的整體研發起到巨大指引作用。如今我們有機會直接對話任超博士,針對如何推動融地智能為客戶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智能化改造進程等問題,分享融地智能的未來研發布局。
小智:任超博士在智能制造、機器視覺以及AI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請問您加入融地智能的初衷是什么?
任超博士表示,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將自己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積累有效轉換成工業軟件產品,為中國制造業升級轉型做出貢獻。之所以選擇加入融地智能是出于三方面的考慮。
首先,融地智能在智能制造領域有非常大的作為。從頂層業務規劃到具體技術落地、從數字化轉型到智能化升級,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技術基礎和項目積累,業務框架搭建的非常完善。
其次,企業的管理層都是制造業出身,對行業和業務理解非常深刻,植根于制造業基因的產品定位能更精準的滿足制造客戶需求、創造客戶價值。
最后,融地智能秉持著平等、開放、創新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團隊輕量化、敏捷高效運行,這也是很打動我的一點。
小智:目前融地智能已經在AI領域深耕,您的加入將會帶領融地智能邁入更快的發展階段。請問您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是在哪里?又將帶領融地智能的技術團隊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任超博士指出,制造業是非常務實的行業,客戶對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十分關注,降本增效、提高投資收益率是做數字化MOM項目和智能化AI項目的前提條件。
制造業的智能化是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之上,缺少良好的數據積累會導致智能化業務很難展開,也會使實施成本非常高,故而推廣困難。所以打造普惠的數字化MOM產品是融地智能的使命和未來發展方向。
制造業細分行業眾多,如何抽象定義通用MOM產品及細分行業套件是工作的難點。AI項目的需求是碎片化且數量眾多的,有數據的場景都有潛在的機會點,但企業的成敗不僅僅在于AI算法模型,而是技術與商務的平衡。融地智能的AI業務需要緊密與MOM產品和項目結合,以便實現最大投資收益率。因此,我們在標準化MOM和AI場景挖掘方面會重點投入,在機器視覺、數字孿生等智能化場景形成突破,基于結構化數據的AI應用將是公司的技術特色。
小智:融地智能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您規劃的產品方向以及解決方案會給客戶帶來哪些新的改變?
任超博士:目前,國內制造企業還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摸索,連續疫情的影響又加重了企業的投資負擔。
融地智能的數字化MOM產品能給客戶帶來兩方面收益:首先,產品標準通用,使得用戶項目上線高效運行,縮短轉型周期;其次,MOM產品的各個模塊(包括:MOM,IOT, WMS等)的統一云原生架構,避免了信息系統孤島,減少重復性投資。
在AI解決方案方面,我們會跳出單點工位,站在生產管理的視角看問題,為客戶提供更有效、高附加值的解決方案。就以AI質檢為例,業界的AI企業會通過相機鏡頭等硬件選型、AI算法調優、海量數據積累的方式提升檢測精度。而我們從精益生產的視角出發,融合MOM產品,考慮在該工位的上下游環節做檢測或者改善,通過IOT替代機器視覺等方式提供更優的方案。同時,可以將檢測數據分享給MOM的工藝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等業務單元,以便挖掘產生更多價值。這就是MOM+AI產品融合帶來的新機會,為客戶創造1+1>2的價值。
小智:任超博士的加入一定會帶領融地智能走上一個新征程,請問您對融地智能未來有什么期待?
任超博士: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歷史給了我們如此好的機遇,希望能和融地智能的伙伴們共同奮斗,加快研發節奏,把我們的產品推廣到更多客戶工廠,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為中國的制造業盡一份力量。
融地智能十分重視工業AI和工業互聯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目前及未來都將大力支持數字化MOM項目和智能化AI項目的研發工作。此次任超博士的加入,將加速MOM和AI產品的迭代優化、豐富產品的應用場景、推動產品側和業務側的聯動。相信在任超博士的帶領下,融地智能將持續發揮產品優勢,賦能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一個更卓越的未來工廠。
融地智能:AI賦能智造,數字驅動未來
工業AI和工業互聯網技術賦能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助力客戶建立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團隊成員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和日本九州大學等知名院校。核心管理團隊100%來自于世界500強企業的中高層,在生命科學、半導體、新能源、電子/光伏等領域有400+成功實施案例,與江蘇北人、華為、IBM、西門子、羅克韋爾、卡奧斯、航天云網、博眾、埃森哲等頭部企業深化戰略合作。融地智能聚焦兩大重點業務-數字化咨詢規劃(包括智能工廠咨詢、燈塔工廠咨詢)和數字化和AI軟件實施落地,從解決方案制定與具體實施的全過程均有專家保駕護航。AI研發團隊為歸國博士帶頭。
·數字化咨詢:融地智能提供從數字化戰略咨詢到詳細解決方案咨詢設計,貫通整個企業核心價值流的咨詢,幫助流程、離散和研發企業提高效率、改善庫存、大幅增加利潤。我們的咨詢專家團隊由全球專家網絡包括德國、日本、美國專家顧問以及國內團隊,團隊精益專家、物流規劃專家、數字化專家,客戶包括海爾、特變電工、中車、科勒、瀘州老窖等等均被視為行業內優質企業。
·數字化軟件(MOM):工業大腦(iBrain Pro) iFactory MOM系列和工業AI系列。工業大腦產品包括:倉儲管理WMS、質量管理QMS、車間數據采集IOT、智能生產MES、APS等軟件模塊,實現車間生產全量產品數據、設備數據、管理數據、運營數據的匯集,針對生產制造業務邏輯,通過內置成熟的行業套件專家知識庫到低代碼、模塊化業務應用開發平臺,實現數據結構化、體系化的存儲與呈現,讓企業具備一個知識豐富、邏輯清晰的大腦。
·工業人工智能:機器視覺,預測性維護,數字孿生(digital twin),虛擬/增強現實AR/VR等軟件模塊。面向海量的工業大腦數據,借助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知識圖譜、多目標優化、先進控制等技術進行業務場景價值挖掘。AR/VR的3D可視化技術提升了系統信息表達能力,良好的用戶體驗降低技術使用門檻,讓場景價值挖掘與驗證過程加速迭代。結合基于預置基礎模型、工程框架,打通OT和IT系統和數據的隔離,提升工業Al的工程化落地效率,工業AI平臺讓企業的大腦充滿了智慧,會思考、善表達。工業大腦和工業AI的結合,可為客戶提供現場智能決策能力,可助力企業成功應對未來挑戰。
融地智能全國區域化部署四大區域運營中心,可以實現快速銷售、技術支持、項目交付以及實施服務相應,建立位于西安和上海的全國研發中心,其中上海AI研究博士團隊以國內優秀科研團隊為基礎,致力于工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和創新方案,2021年6月22日,首家亞太地區分公司在新加坡掛牌成立,進一步加速對亞太地區的布局及業務拓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