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7 日消息,在臨床和科學研究中,可以通過將電極植入大腦深處提供定期的脈沖電流,從而治療帕金森病和癲癇等運動障礙疾病。現在麻省理工大學發現了“情緒解碼器”,可以通過深層腦電流刺激的方式來治療抑郁癥。
相關研究近日刊發在MIT Technology Review上,神經科學家首次通過觀察人腦的活動觀測到其情緒狀態。這項研究最近在神經科學學會的年會上發表。
與帕金森病不同,抑郁癥是我們仍然沒有從純粹的神經學角度完全理解的東西。在分析了五名志愿者中的三名志愿者的大腦記錄后,神經科學家發現,當患者感覺好轉時,大腦中一個叫作扣帶皮層(cingulate cortex)的區域會以一種方式發射,而當他們感覺低落時,則以相反的方式發射。這種模式在所有三名志愿者均有發現。
目前這個樣本量數據偏少,目前該科研團隊已經在四個嚴重抑郁癥患者身上植入了電極,觀察通過電流刺激的方式能夠奏效。該科研團隊計劃研究 20 例以觀察電流刺激效果。
IT之家了解到,整個過程充滿了危險,而且費用頗高。在測試過程中需要在頭部鉆個小孔,然后向你的大腦各部分發送電流。此外整套測試費用也非常昂貴,平均費用為 22802 美元(約 15.9 萬元人民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