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消息,波音 CST-100 星際航線(Starliner)是該公司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商業載人航天發展計劃研制的飛船。其主要用途是運送乘客至國際空間站以及諸如畢格羅這樣的私人太空站。
由于多種原因,波音和 NASA 將 Starliner 的第二次(第一次是 2019 年 12 月的失敗任務)無人軌道測試延后到了 2022 年5 月 19 日,屆時將在佛羅里達發射場通過聯合發射聯盟的 Atlas5 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
如果OFT-2 任務可以順利完成,NASA 表示將和波音將確定 NASA 的波音機組飛行試驗 (CFT) 的發射窗口,這是 Starliner 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SpaceX 已經完成了第二次正式載人的 Crew-2 ,預計今年 10 月再執行 Crew-3 任務,比起 Starliner 來說更討 NASA 歡心。
據公開資料,Starliner設計上類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 NASA 開發的獵戶座飛船。飛船直徑為 4.56 米,比阿波羅飛船指令艙稍粗,較獵戶座飛船稍細。
IT之家了解到,Starliner能搭載最多七人的機組、在軌最久七個月、最多可重復使用到第十次任務,無論是擎天神 5 號、三角洲 4 號、獵鷹 9 號和火神(Vulcan)四型運載火箭均可發射此飛船。
隨著試飛日期的臨近,國際空間站(ISS)已經在準備迎接波音 Starliner 載人飛船,預計它將會在下周的 Orbital Flight Test-2 任務中升空。
根據任務簡介,Starliner 將在國際空間站停靠 5 到 10 天,然后帶著 272 公斤的有效載荷返回。
NASA 飛行工程師謝爾-林格倫和鮑勃-海因斯已經在為 Starliner 的操作進行訓練,包括電腦演練、遠程指揮等。他們還收集和儲存他們的血樣,以便日后分析。
另一位宇航員杰西卡-沃特金斯也為了 Starliner 盡可能完善和熟悉Astrobee 程序,并在位于 "Tranquility" 艙段的空間站廢物和衛生隔間里替換了部件。
歐空局(ESA)的飛行工程師薩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周五花了一整天時間測試 rHEALTH ONE 醫療設備,希望加強它在微重力條件下識別細胞、微生物和蛋白質的能力。
俄羅斯指揮官奧列格?阿特米耶夫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將空間扎用水從國際空間站的進步 80 貨運飛船轉移到 Zvezda 服務艙。他還將舊的空間站設備裝入國際空間站進步 79 號補給船內進行處理。
飛行工程師丹尼斯?馬特維耶夫也在通風系統上進行工作,并拍攝了 Zvezda 內部面板的狀況。飛行工程師謝爾蓋?科薩科夫繼續測試連接到 "Nauka" 多用途實驗艙的歐洲機械臂的機動性。
美國宇航局官員認為,OFT-2 對于在不久的將來向空間站發射更多載人任務至關重要。該機構正在尋求一次增加國際空間站宇航員人數的機會,以提高軌道綜合體的科學潛力。
波音商業機組計劃副總裁兼項目經理馬克納皮表示,他的公司已經“準備好”協助美國宇航局的工作。Starliner 目前在準備發射、對接和著陸的審查項目中沒有遇到重大障礙。
“波音團隊已做好準備。美國宇航局與波音公司的合作伙伴關系非常強大。這反映了已經完成的所有辛勤工作,”納皮在周三的電話會議上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