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旗下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開始工作以來檢測到火星發生的最強震,達到里氏 5 級。
這場地震發生在美國當地時間 5 月 4 日,是迄今為止人類在火星以及地外行星上所探測到的最強地震。“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曾在 2021 年 8 月探測到火星發生里氏 4.2 級地震。
“洞察號任務團隊和合作伙伴剛剛收到來自火星的初步數據,據信這是另一顆行星上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地震活動!”NASA 負責科學的副局長托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在推特上說。“初步估計強度在里氏 5 級。還需要耐心等待團隊進一步分析數據。”
就地球而言,里氏 5 級的地震強度并不大。地球上這種強度的地震每年會發生 50 萬次,很少造成嚴重破壞。當地球發生這種強度的地震時,架子上的東西可能會掉下來,窗戶玻璃開裂,也可能會把人從睡夢中吵醒。
但火星在構造上要平和得多,5 級地震與科學家希望“洞察號”能探測到的地震強度差不多。
“自從我們在 2018 年 12 月安裝了地震儀以來,我們一直在等待‘大地震’,”“洞察號”任務首席研究員布魯斯?班納特 (Bruce Banerdt) 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次地震肯定會讓我們看到有關火星獨一無二的景象。”
除了地震強度以外,團隊對這次創紀錄的火星地震知之甚少,必須進一步分析數據來確定位置和來源。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于 2018 年 11 月 26 日降落在位于火星赤道附近的“極樂”平原上,搭載了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 (CNES) 制造的高靈敏度地震儀。這種儀器可以讓地質學家通過探測和分析穿越火星地質層的地震波來窺探火星內部構造。通過將火星地震波與地球進行比較,地質學家可以確定火星地殼、地幔和地核的厚度和成分。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上工作近 1300 天,前后探測到超過 1313 次火星地震。探測器的主要任務于 2020 年正式結束,但 NASA 一直在繼續進行探測任務。
然而,“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太陽能電池板受到火星沙塵影響,已經無法獲得充足電能。今年 1 月份,火星表面一場劇烈沙塵暴讓探測器被迫進入安全模式運行。5 月 7 日,就在“洞察號”探測到 5 級地震幾天后,探測器再次轉入低功率運行模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