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19日發表題為《我們認為找到地外生命存在跡象的幾次發現》的文章。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很難想象還有比找到地外生命更激動人心的發現。我們知道整個宇宙是由相同的“磚塊”組成的。恒星爆炸時會產生新的元素,最終湊齊了元素周期表。盡管太陽系中的行星千差萬別,但許多行星的火山、平原和海洋由與地球相同的物質構成。但是,在我們的星球形成后不久,發生了一些事情,使某些元素組合得以實現,并且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人類的出現成為了可能。
科學家們從未很好地解釋生物如何從惰性元素中產生,但是人們已經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即至少最簡單的生命形式在宇宙中不應該是稀有的。人們認為,最早的生物是在地球于45.4億年前形成的數億年后出現的。但是,最早的動物出現大約又過了35億年的時間,而人類的出現還要再晚數億年。
尋找地外生命的過程可能并不那么令人興奮。擁有高等智慧的外星人可能非常稀有,可能只存在于宇宙中無法到達的區域。
14日,《自然·天文學》雜志宣布了在金星大氣層中探測到磷化氫蹤跡的消息。在地球上,磷化氫氣體幾乎總是與生命有關。該研究的作者稱,一旦排除了該物質的其他可能來源,這可能就是生命存在的一個跡象。今后還會有其他研究團隊通過地面或太空望遠鏡進行更先進的觀測,但只有對其他星球進行實地采樣的任務才能確認外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
這并不是第一次宣布從間接信號中發現外星生命跡象。1976年,“海盜”號探測器從火星土壤中取樣以期獲得此類線索。在美航天局前雇員吉爾伯特·萊文領導的一項實驗中,他們將帶有放射性碳14標記的營養物質與火星土壤樣本混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他們發現從土壤中釋放出來的甲烷含有碳14,這在當時被解釋為火星土壤中存在微生物,而它們代謝營養物質并排出了氣體。幾十年后,科學共識認為這些結果尚無定論,盡管萊文繼續辯稱他們發現了火星上的生命。
20年后的1996年夏天,一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聲稱他們在一塊1.3萬年前撞擊地球的火星隕石中發現了微生物化石。這塊隕石于1984年在南極被發現。和之前的發現一樣,這次的證據也是間接的。研究人員在該隕石中發現微小磁鐵晶體,稱它們具有簡單細菌的形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證據,表明這些磁鐵晶體并不像是細菌中發現的磁鐵晶體,更可能是由其他化學過程產生的。和他的同事萊文一樣,這個NASA團隊的負責人戴維·麥凱多年來也一直在為自己的研究成果辯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