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大興機場下飛機,托運的行李什么時候能夠送達行李轉盤?隨著大興機場投運,行李追蹤將實現“一目了然”,而且航站樓內的特種車輛也將實現實時定位。
記者獲悉,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首期建設中應用了超寬帶高精度室內定位系統,定位精度達到10厘米左右。
工作人員在大興機場南指廊行李分揀大廳進行現場勘察。圖/北京合眾思壯公司
雙技術互為補充,保障“行李有跡”
據承建方北京合眾思壯公司項目經理張昊介紹說,大興機場使用的是UWB技術,這也被稱為超寬帶,是一種新興的室內定位技術,利用定位標簽向定位基站發射脈沖信號來進行精確的室內定位。“這種技術的啟用,將使得大興新機場未來能夠對室內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可視化監控和管理,以及為每個旅客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導航和服務。”
張昊說,以旅客日常的行李托運為例,傳統機場中行李的托運監管一般是通過節點實現,首先是通過值機柜臺記錄,然后是通過行李拖車送至飛機,最終抵達目的地機場的行李傳送處,等待旅客領取。這一套過程中,行李具體的位置和信息很難查詢,存在很多盲區。這就導致行李錯運、丟失,并且難以尋回。而正在建設的超寬帶則可以幫助旅客“看到”運行的跡象。
其實除了超寬帶,東航、南航也正在利用RFID技術實現行李的實時共享和精準定位。既然有了比較成熟的RFID,為何大興機場還要打造超寬帶?張昊解釋說:“RFID就像咱們在網上查詢網購的物流信息,這些信息是‘點’狀的,只能指向某個點位,而超寬帶則像是‘線’狀的,旅客可以看到清晰的行李運輸線路。RFID和超寬帶是互為補充的關系。”
室內定位將更加精準,精度可達10厘米
張昊介紹,超寬帶的抗干擾和穿透性較強,特別適合環境復雜和遮擋嚴重的場景。機場中應用室內定位的主要區域為行李分揀大廳。這里布滿了一條條完全自動化的行李傳送帶,內部信號遮擋非常嚴重,如果使用藍牙或計算機視覺等技術方案,則需要布設大量的傳感器,可行性較低。
同時,超寬帶能夠達到的定位精度足夠高。超短脈沖定位器可以給出相對位置, 其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大興機場的超寬帶室內定位能夠達到10厘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張昊介紹說,與RFID相比,超寬帶是專門的室內定位系統,其定位精度精準,可以為旅客們提供更加便捷的導航或提醒服務。
室內定位系統有望緩解航班延誤
在大興機場乘坐飛機,超寬帶室內定位帶來的便利將不僅僅是行李追蹤。
張昊透露,首期大興機場將給400輛行李車安裝超寬帶系統,機場管理部門將可以獲得具體的行李車行車路線。“樓內車輛都有特定的行車路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與航班的起降形成相輔相承的關系。所以,如果能夠更加精準地獲得車輛信息,對于緩解航班延誤也將有所幫助。”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見習編輯 丁天 校對 李世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