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日前表示,“朱諾”木星探測器任務團隊首次發現,木星內部磁場也會像地球磁場一樣,隨時間推移發生改變,而這種被稱為“長期變化”的現象很可能是由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深層氣流引起。
任務團隊表示,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木星的內部結構和大氣動力學以及地球的磁場變化。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
研究星球磁場需要近距離測量。“朱諾”木星探測器飛掠木星時曾多次使用磁力計獲取數據,并生成有關磁場變化的詳細三維地圖。研究人員利用相關數據構建木星磁場模型,并將其與美國航天局先前的木星相關探測項目數據對比。結果發現,木星磁場發生了微小但明顯的變化。
“朱諾”木星探測器任務團隊科學家基米伊·穆爾說,在巨大的木星磁場中發現這些微小變化是一個挑戰,長達40年的近距離觀測提供了足夠的數據,以確認木星磁場確實隨時間推移發生了變化。
研究人員認為,木星上的氣流可能是引發磁場變化的原因。這些氣流從行星表面延伸至3000公里以下,行星內部在這一深度開始從氣體變為高導電的液態金屬。這些物質會切斷、拉伸磁場,并使其延伸至其他區域。
穆爾表示,對木星磁場的新發現將推動制作反映木星磁場長期變化的全星球地圖,也將有助于科學家了解地球自身磁場,揭開許多未解之謎。
2011年升空的“朱諾”木星探測器攜帶了多種科學儀器,用于研究木星結構、引力和磁場等問題。它在飛行過程中前所未有地接近木星云層,捕獲了清晰的木星圖像。(記者譚晶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