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本愛媛大學等組成的國際團隊3月13日宣布,他們使用位于美國夏威夷島的日本國立天文臺“昴星望遠鏡”觀測,發現了83個存在于約130億年前早期宇宙的巨大黑洞。據稱,這些黑洞各自的質量均有太陽的1億倍左右。
據日本共同社3月14日報道,黑洞一般被認為是壽命終結的恒星殘骸在吞噬周圍物質的同時用約10億年壯大形成。此次發現的是自宇宙誕生起僅過了8億年左右的黑洞,為何在如此早期的宇宙會形成黑洞成為了謎題。
主導研究的愛媛大學副教授松岡良樹表示,“黑洞應該有一個瞬間形成的未知機制。想觀測更遠的古老宇宙,去探知宇宙的形成過程。”
國際團隊的目標是被黑洞吸收的物質發出強光的天體“類星體”,通過視野寬廣并具有高感度的“昴星望遠鏡”歷時約5年、用2000小時以上進行了觀測。最終捕捉到較多從極遠處類星體傳來的微弱光線。【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