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神經支架是一種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新型超微碳材料的生物支架。它通過模擬體內復雜的微環境,構建神經干細胞和原代神經元的生長環境。科研人員發現,相比在二維的培養皿中觀察、培養神經細胞,三維支架更接近腦部實際環境,神經干細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效率也大大提高。
此次研究中,合作組成員用石墨烯模擬大腦內部四通八達的三維框架,用更微小的碳納米管模擬神經元細胞,成功構建出“互聯互通”的三維復合碳神經支架。利用這種支架培養原代大腦皮層神經元,能更好地模擬大腦皮層的復雜性。研究者將腦膠質瘤細胞“種植”在構建的大腦皮層模型中,結合先進的成像和分析技術,就能清晰看到腫瘤細胞的發展進程。此外,研究者還構建了藥物治療模型,利用三維支架觀察不同抗癌藥物對腫瘤的實際抑制效果。
“新支架不僅能用于藥物的篩選,未來還可能被移植進人體,用于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納米-生物界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程國勝說,針對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醫學界已經提出移植神經干細胞的構想。三維碳神經支架將是很好的載體,它能幫助醫生將神經干細胞精準放置到病變地點,并幫助其增殖、分化,以實現治療的目的。
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材料學領域國際權威刊物《先進材料》上。(記者王玨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