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宣布安裝了一個新的電子探測器,能夠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捕獲原子級圖像。該技術的一個可能應用是更好地理解電池和微芯片組件中最小尺寸的情況,以幫助控制和防止損壞。這使得電子顯微鏡可以在原子水平上發現缺陷。
圖源:伯克利實驗室
據稱,它是目前運行中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將開啟電子顯微鏡的全新大門。它可以在原子尺度上記錄圖像,比現有探測器快60倍。這使科學家能夠拍攝完整的原子級別的變化過程,而不是處理單個不同的圖像。
電子探測器稱為4D攝像機,每分鐘輸出約4TB大量數據。“數據量相當于同時觀看約60000部高清電影,”伯克利實驗室分子鑄造廠的一名科學家Peter Ercius說。這需要團隊在顯微鏡和它所提供的超級計算機之間建立一個網絡,以便定期處理這些數據量。
圖源:伯克利實驗室
但是,這么多的數據也意味著團隊將能夠在實驗過程中記錄每一個電子。“通過這個非常大的數據集,我們將能夠對樣本進行'虛擬'實驗,我們不必返回并從不同的成像條件中獲取新數據,”另一位科學家Jim Ciston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