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咨詢公司 11 月份最新發布的《全球衛星建造與發射市場預測》報告,2027 年前全球年均將有 330 顆面向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重量在 50 公斤以上的衛星發射。這一數字是過去十年的 3 倍,原因是小衛星和大星座的興起正在給衛星市場帶來一場模式轉變。
歐洲咨詢公司首席顧問、報告編輯維蘭說,隨著有更多商業和政府實體利用星座在地面上推出新的衛星服務,衛星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巨大轉變。她說:“我們預計有超過 40 個不同規模和能力的星座將向低地或中地軌道發射約 2300 顆衛星,用于開展通信、導航、對地觀測、氣象和地面傳感器數據采集等廣泛服務。”
就衛星建造和發射而言,2018~2027 年將發射的 3300 顆 50 公斤以上衛星應會給航天業帶來 2840 億美元的市場,比過去十年高 25%。與此同時,商業小衛星星座正在引入新的生產和運營理念,包括規模經濟、軟件化和觸及數據分析的縱向集成,而受此推動,衛星業價格下降顯而易見。
政府將依然是衛星和發射行業的最大用戶,未來十年將有約 70 個國家發射超過 1300 顆衛星,市場價值超過 2000 億美元。由于老牌航天國家要對在軌衛星系統進行補網和擴充,加之有更多的國家采購其首個實用衛星系統,通常是用于通信、對地觀測和圖像情報,政府在航天產業中仍占據主導地位。 85% 的政府市場將依然集中在具有成熟航天產業的 10 個國家(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和歐洲五強)。另 60 個國家開展衛星系統投資是要發展本國航天能力或獲得首個衛星系統,以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
就商業航天行業而言,歐洲咨詢公司認為將有約 50 家公司發射將近 2000 顆衛星,其中 1700 顆將分屬 22 個商業星座(其中一個星座就占了 70%)。商業航天仍然意味著靜地軌道通信與廣播衛星;這些衛星在未來十年 700 億美元的商業收入中占了近 50%。另兩大商業市場是非靜地軌道衛星通信星座(收入占比為 25%)和對地觀測(收入占比 11%)。在軌服務(比如延壽)和軌道旅游(主要是月球)等新商業市場正在興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