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上,中國首臺小型化軌道交通綜合智能檢測車——銀河水滴軌道交通智能檢測車“水滴智檢”亮相展區,受到廣泛關注。 立彬 攝
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軌道交通展覽會上,中國首臺小型化軌道交通綜合智能檢測車——銀河水滴軌道交通智能檢測車“水滴智檢”亮相展區,受到廣泛關注。
銀河水滴由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其CEO黃永禎介紹說,該檢測車以AI為核心,基于中科院自動化所二十年的技術積累,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集成鋼軌及鎖扣缺陷檢測、鋼軌內部缺陷檢測、車輛限界檢測、隧道環境異常檢測、接觸網缺陷檢測、軌距檢測六大功能模塊。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國已有34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5033公里,是世界上城軌交通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其中,地鐵運營線路總長達3884公里,占線路總長的77%。但與此同時,軌道交通運維方式落后,人員數量嚴重不足、高端維護設備依賴進口等不足也更加顯著,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整個行業的智能化運維能力成為行業共識。
據介紹,此次亮相的銀河水滴軌道交通智能檢測車“水滴智檢”智能檢測速度每小時可達15公里,檢測結果穩定可靠,可以為每條地鐵線路節省專業維護人員30人左右,一臺設備全生命周期可節省約6000萬元運維成本。水滴智檢的推出將改變國內地鐵巡檢主要依靠人力的現狀,大大提高檢測速度及檢測精度,提升地鐵運營的智能化水平,為公眾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黃永禎表示,未來,銀河水滴將在軌道交通領域繼續深入探索,將在列車自動駕駛、列車智能運行綜合平臺等領域布局,助力中國軌道交通事業實現從質量到服務的全方位升級。”(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