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承擔日本版全球定位系統(GPS)任務的“引路”人造衛星11月1日起正式啟用,可提供精度達10厘米以下的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使用日本版GPS,有望用于汽車自動駕駛和基礎設施檢修等,預計到2025年將創造近5萬億日元的新服務。各行業企業紛紛表示有意涉足這一領域,預計圍繞新市場的爭奪戰將更加激烈。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GPS。引路號將打開歷史的新篇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月1日在東京出席引路號衛星紀念儀式時這樣致辭。
引路號是停留在地球特定地區上空的“準天頂軌道”衛星,1-4號衛星均停留在日本上空附近。通過引路號衛星,原本GPS信號難以到達的山區和高層建筑林立的位置也可以穩定地獲得高精度位置信息。引路號的優勢是,如果使用專用接收機,定位誤差可由GPS的10米縮小到數厘米左右。而且只要有接收機即可定位,信號免費。
日本內閣府等部門為準天頂衛星投入了約1200億日元。推進這一項目的背景是其有望創造新產業,特別是有望用于自動駕駛領域。在自動駕駛方面,如果定位誤差為數厘米,就可以在雙車道和三車道的道路判斷在哪條車道上行駛。利用日本版GPS,在特定地區,預計有望普及“4級自動駕駛”(Level 4,在限定區域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還有企業預計,僅自動駕駛的定位服務市場規模就可達到約5000億日元。
日本版GPS還有望用于自動駕駛以外的其他領域,各行業的企業正在等待機會進入這一市場。
日立制作所從11月開始面向大規模農戶受理系統訂單。該公司在澳大利亞的農場推進無人拖拉機的驗證試驗,確認位置誤差可控制在10厘米以內。預計灑水、施肥等約80%的工作可實現自動化。按照澳大利亞的平均農田面積(3000公頃),預計包括人工費等在內每年可削減4000萬日元成本。
日本的一般財團法人衛星定位利用推進中心表示,日本國內到2025年將實現2.4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在東南亞和大洋洲將創造約2.3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
今后的課題是接收機的成本。三菱電機從1日起上市可將誤差縮小至數厘米的高精度接收機。價格為每臺數百萬日元,要想搭載在汽車上需要將價格控制在數萬日元,能否通過量產降低成本將是后期普及的關鍵。
另一個課題是接收機的小型化。目前接收機基板的大小為10平方厘米左右,沒法配備到手機上。此外,全球最高定位精度也只能在日本和澳大利亞實現,無法覆蓋全球。
美國開發了GPS衛星系統,創造出汽車導航等新服務。目前全球自主提供定位信息的動向不斷擴大,在這一背景下,日本版GPS在精度方面領先,今后有望在自動駕駛等領域領先世界。【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 記者 王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