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信使”監測系統可不斷監測遠程儲存設施的液位 防止技術性事故和違規操作
“信使—生態學家”系統可不斷監測遠程儲存設施的液位,防止技術性事故和違規操作。對開放式和封閉式儲存器的高精度測量,還可及時記錄臨界指標,并采取及時應對措施。據開發人員稱,
-
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神秘的“X”粒子
在冷卻前的混沌中,一小部分夸克和膠子會隨機碰撞,形成短命的X粒子——因其結構未知而如此命名。現在,X粒子非常罕見,不過,物理學家根據理論推測,X粒子可以在大型粒子加速器內制造
-
我國自研SpaceOS-天卓操作系統正式發布:可用于載人航天、北斗導航
SpaceOS-天卓操作系統并不是剛研發出來的,目前其實已經有 SpaceOS I II III(天卓)三代產品,而且前兩代產品已經應用于 300 多個航天器。該操作系統擁有突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精、快、信
-
研究顯示Fitbit Versa 2等可穿戴設備中用于監測心率的光傳感器在深色皮膚和肥胖人群中效果不佳
該研究小組使用了一個模型來模擬光如何穿過組織,以顯示這些設備上的傳感器在不同皮膚特性下的表現。他們表示,較深的皮膚具有較高的黑色素并吸收更多的光,而肥胖者的皮膚往往比非肥
-
科學家們使用異碘化物和異甘露醇作為基礎原料 制造出了上述新聚合物
盡管異碘化物和異甘露醇僅僅兩個鍵的三維空間指向(立體化學)不同,但與異碘化物基聚合物相比,異甘露醇基聚合物除了擁有相似的強度和韌性,還表現出高彈性,變形后能
-
中國光纖量子密鑰分發距離創世界紀錄 提升了200余公里
量子密鑰分發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在信息安全層面上提供了竊聽可感知的密鑰分發手段。光量子是量子信息的天然載體,但線路中不可避免的損耗限制了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距離,也是制
-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能量密度為500 Wh/kg的鋰空氣電池
與其他處于研究層面的 LABs 一樣,該電池依靠鋰為負極,氧用于多孔碳正極。該設備中含有 10 個堆疊電芯,尺寸為 4cm×5cm,單層電芯中帶有 2cm×2cm 的電極。研究人員表示:“在堆疊式電芯結
-
SpaceX完成第三次“拼車發射”任務 送105顆微型衛星入軌
Exolaunch 則是幫助安排拼車發射任務的公司。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為包括初創企業、太空機構和科學機構在內的各種客戶安排了 170 顆衛星的發射。由于與 SpaceX 簽有多次發射協議,Exolaunch 去
-
三星電子公布了世界首款搭載MRAM內存的電腦 可用于AI運算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研究人員開發了 RRAM(電阻隨機存儲器)、PRAM(相變隨機存儲器)等,已經有了原型機。三星采用的 MRAM(磁阻非易失隨機存儲器)具有高速、耐用、容易量產等優點,但是由于功耗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出世界首款AI運算專用SSD 適用于神經網絡機器學習技術
在當前,機器學習通常利用游戲顯卡或者計算加速卡進行運算,基于傳統服務器平臺打造。這使得數據預處理過程存在瓶頸,此外,內存資源往往也不足。韓國研究人員的這項技術,使得每個運
-
微型顯示器廠商Kopin宣布開發出一種新型全塑料Pancake光學器件
相較其他光學器件設計,Pancake 光學器件可以在更薄的外形尺寸中提供更出色的圖像質量,尤其適合視場范圍從50° 到 100° 的 VR 頭戴式顯示設備。此前,Pancake 光學器件需要至少一個球面玻璃
-
研究稱太陽曾經有塵埃環 阻止了地球成長為“超級地球”
模擬顯示,固體顆粒蒸發成氣體時(被稱為升華線)可能會產生三個不同的區域。在離太陽最近(或最熱)的區域,固體硅酸鹽變成了氣體;在中間區域,冰被加熱到足以變成氣體的程度;在最遠的區域
-
觀測數據發現121億光年之外(紅移3.8)、具有萊曼電離光子逃逸的星系
由于星系際介質的吸收以及流量信號隨距離增加而減弱的效應,科學家無法直接觀測到宇宙再電離時期星系所產生的萊曼電離光子對周圍中性氫進行電離的過程。因此,在星系的萊曼電離光子逃
-
馬斯克展示了未來用于回收下一代星際飛船的發射和捕捉塔
馬斯克在上周日揭開了這個“星際飛船發射和捕獲塔”的面紗,對外展示了它的結構,它上面的機械臂不但要護送星際飛船離開發射塔,還要在“獵鷹重型”助推器返回時將它抓住。馬斯克將這
-
研究發現恒星形成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10倍
此前,研究人員曾使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來研究Lynds 1544,這是金牛座分子云中一個相對孤立的恒星胚胎,距離地球僅450光年。他們測量了遠離核心的氣體飄渺層中的磁場,那里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和火星是由來自內太陽系的行星胚胎碰撞形成的
這項研究的數據駁斥了巖石行星的卵石吸積起源,但與太陽系內部胚胎的碰撞生長相一致。地球和火星中外太陽系物質的這一低比例表明盤中存在一個持續的塵埃漂移屏障,并突出了太陽系中巖
-
科研人員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了丘爾藻化石的特異保存機制
研究認為,丘爾藻的黃鐵礦化過程發生在化石礦化早期,并至少分為兩期,而黃鐵礦化更有利于化石體的保存。此后,黃鐵礦化丘爾藻被板狀礦物所封套包裹,它們是由石英和富鎂鋁硅酸鹽礦物
-
世界首個3D打印柔性OLED顯示屏問世:64個像素可正常顯示圖像
OLED 顯示屏通常是在大型、昂貴、超潔凈的制造設施中生產的,該團隊只使用桌面 3D 打印機就成功打印了一個 OLED 顯示屏。IT之家了解到,該打印機是定制的,成本與特斯拉 Model S 差不多。
-
NASA毅力號火星車的鉆頭被碎石卡住了 暫時無法采集樣品
NASA JPL 的首席采樣工程師 Louise Jandura 指出,轉盤原本的設計目的是與碎片一起運行。然而,NASA 這次不得不清理碎片,Jandura 表示,操作員將花費不少時間以“受控和有序的方式”清除碎片。
-
索尼申請了一項3D掃描儀專利 可以將現實世界的大件物體放入VR中
索尼在 CES 2022 上公布了 PlayStation VR2 虛擬現實頭顯,采用 OLED 顯示屏,支持 4K 分辨率(每只眼睛 2000 x 2,040 像素),支持 90 120Hz 屏幕刷新率以及 HDR 選項、110 度廣角視野、眼球追蹤技術、3D 環繞音
-
海外公司Binah.ai推出血壓檢測新技術 依靠手機、電腦的前置攝像頭掃描面部完成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向攝像頭測量血壓的目標邁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專家表示,盡管理論上可行,但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項技術在臨床上可靠,因為在沒有一個基準的情況下,測量的
-
SpaceX成功完成2022年首次軌道發射 利用獵鷹9號火箭將49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
這次發射的軌跡也與往常略有不同,火箭從佛羅里達海岸向東南方向飛行,而不是此前所走的典型路線。因此,獵鷹9號將不得不在巴哈馬群島以北飛行,以避免飛越任何人口稠密的地區。
-
研究人員認為一個2.44億年前的化石可跟目前的鯨類相媲美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三疊紀時期已知的最大的四足動物--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里。它還是一系列巨大的海洋巨獸中的第一個,這些巨獸將繼續統治海洋。他們還認為,這種生物能夠像它那樣
-
科學家們利用模擬來探測抑制宇宙射線在源頭附近傳輸的影響
CfA天文學家Vadim Semenov和兩位合作者使用計算機模擬來探索宇宙射線傳播的這種變化如何影響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其動機是最近對來自附近宇宙射線源(包括星團和超新星遺跡)的伽瑪射線發射的觀
-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宣紙內部具有大量相互交織的納米纖維和微米纖維
由于該薄膜通過高密度的氫鍵網絡將應力分散在更廣闊的多尺度三維網絡之中,避免了應力的集中,同時實現了高強度和高柔韌性,所以這種薄膜在完全折疊后不形成破壞性折痕,卷起后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