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
-
研究團隊展示了容錯量子計算的基本構建模塊 首次成功地實現了對兩個邏輯量子位的一組計算操作
在編碼的邏輯量子位中,存儲的量子信息受到保護,不會出錯。但是如果沒有計算操作,這是沒有用處的,而且這些操作本身很容易出錯。于是,研究人員對邏輯量子位進行了操作,這樣就可以
-
波音星際客機Starliner成功返回地球 完成關鍵測試任務
隨著今天的著陸,這種稱為 OFT-2 的無人駕駛的測試飛行已經結束,Starliner 完成了它要完成的每一個主要步驟。該太空艙于 5 月 19 日成功發射入軌,搭乘阿特拉斯五號火箭進入太空;5 月 20 日接
-
科學家開發出有史以來最小的遙控步行機器人 以一種小巧可愛的螃蟹形式出現
據介紹,其熱量是由激光所帶來的。激光通過“螃蟹”加熱合金,但因為它們非常小,所以熱量傳播非常快,這使得它們的響應速度可以十分驚人,甚至可以達到每秒(反復變形)10 次。同時,掃
-
SpaceX拼車任務Transporter-5完成 將59顆小衛星送入太空
執行此次任務的助推器編號 Block5 B1061 8,這是其第 8 次執行飛行任務,此前曾執行過 Crew-1、Crew-2、SXM-8、CRS-23、IXPE、一次 Starlink 任務和 Transporter-4 任務,在此次任務中使用 LZ-1 成功
-
科學家首次成功合成石墨炔 或為電子、光學和半導體材料研究開辟新途徑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化學系教授張偉團隊使用炔烴復分解過程以及熱力學和動力學控制,成功地創造出以前從未實現的成果:一種可與石墨烯的導電性相媲美但可控的材料。炔烴復分解是一
-
韓國將于下月再次發射自主研制的運載火箭“世界”號 初步定于6月15日
去年 10 月 21 日,韓國宇航研究機構(KARI)在位于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中心的第二發射臺成功發射該國目前運力最強的“世界”號(Nuri)火箭,順利將 1 5 噸重的質量模擬載荷送入約 700 公里高的
-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一維凹槽陣列 首次實現水波局域化和單向傳播
“該裝置可以等效為各向異性水深和負水深。”陳煥陽解釋,該研究將電磁波中激發單向傳播的等離激元方法推廣到水波中,激發出單向傳播的水波。金屬之所以能在其表面激發出高度局域化的
-
新一代鈷基催化劑 具有優異的活性、柴油餾分選擇性和穩定性
目前,采用新一代煤制油技術的炭載鈷基漿態床合成氣制油示范裝置已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陜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并實現達
-
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3D打印方法 可在數秒鐘內用光將不透明的樹脂制成物體
EPFL的3D打印機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打印機之一。大多數3D打印機是通過一層一層地沉積材料來工作的,這一過程被稱為增材制造。而EPFL使用的是容積法,即將樹脂倒入容器中并旋轉。工程師從不
-
迄今最具破壞力小行星將掠過地球 飛行速度約為21公里/秒
這顆小行星是NASA每年追蹤的29000多個近地天體之一。NASA稱,近地天體指距離地球軌道4800萬公里以內的天體,這些天體大部分都非常小,7335(1989 JA)的“塊頭”大過NASA跟蹤的99%的近地天體。
-
科學家制備出一種新型雙梯度石墨負極材料 實現鋰離子電池在6分鐘內充電 60%
研究團隊開發一種低粘度無聚合物粘結劑漿料自組裝技術,混合銅包覆的石墨負極顆粒以及銅納米線于乙醇溶液中制成漿料,利用不同尺寸顆粒石墨在漿料中沉降速度差異性,成功構建出模擬計
-
消息稱SpaceX的星鏈上網服務只能用于用戶注冊的特定地點
SpaceX 還表示,Starlink for RVs 不是為在開車中使用而設計的。該服務以一個月為單位計費,因此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制 Starlink for RVs 服務。用戶需要支付 599 美元的全額價格和費用,以及每
-
研究成果系統闡明了混交種植的增產效應及其機制
據了解,該研究歷時近5年時間,研究團隊構建了包含255個站點、243個樹種、5900余組配對數據的全球混交林實驗數據庫,混交種植對樹木生長要素的影響等研究是基于該數據庫進行的。該研究結
-
SpaceX星鏈衛星互聯網下載速度達到了301 Mbps
據悉,一位 Reddit用戶分享了上述網速測試結果。@DullKn1fe 聲稱他在凌晨進行了測試,而他的 Starlink 能夠提供 301 Mbps 的下載速度。DullKn1fe 后續補充道,他住在美國大陸東北部的威斯康星州農村地
-
波音“星際客機”成功發射 將留在空間站約1周時間
現在,星際客機將在太空飛行中逐漸提高軌道,然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將監視星際客機的接近過程。如果成功,他們將在周六打開星際客機的艙門,取出裝在里面的180公斤補
-
“月球-25(Luna 25)”探測器將于9月末前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
報道稱,俄羅斯拉沃奇金科學生產聯合體電力系統副總設計師亞歷山大?米季金表示,“月球-25”探測器計劃 8 月 22 日從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該任務為俄羅斯 46 年來的首次。IT之家了解到,19
-
科學家首次將人工智能領域的元學習引入神經科學 將提升大腦成像精準醫療
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們首次提出,使用機器學習領域的元學習(meta learning)來解決上述難題。元學習(meta learning)是一種讓機器學會更好地學習的方法,目的是讓機器面
-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月球表面年齡與月壤內部非均勻性呈正相關
長期以來,月壤內部的非均勻性是困擾科學家們的難題。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黃少鵬解釋,月球表面地質年齡不同的地區,月壤內部性質存在差異,體現為月壤
-
科學家研制新材料 有望在改善地球溫室效應等方面發揮作用
實測發現,該材料表面溫度白天可比環境溫度高170攝氏度,夜晚可比環境溫度低20攝氏度,24小時全天候運行,為高效捕獲利用太陽熱能和太空冷能開辟新途徑。日前,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
-
蘋果正在研究如何讓Apple Watch中的電池移動 以便為佩戴者提供觸覺反饋
新授予的專利“具有帶有移動電池元件的觸覺設備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是重新定位觸覺引擎的眾多嘗試中的最新一項。此前,蘋果曾考慮過使用觸覺腕帶,并考慮修改充電線圈來做同樣的事情。
-
ASML:現有技術能實現1nm工藝,摩爾定律可繼續生效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ASML 稱,在過去的 15 年里,很多創新方法使摩爾定律依然生效且狀況良好。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路線來看,它們將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讓摩爾定律繼續保持這種勢頭。在元件方面,目前的技
-
廢棄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 有望在土壤改良
結果顯示,使用生物水泥加固的土壤無側限抗壓強度高達1 7兆帕,高于使用等量水泥處理的相同土壤的無側限抗壓強度,使用這種生物水泥適用于土壤改良項目,如加固地面或減少滲水,或控制
-
研究員設計了一種新型葡萄糖燃料電池 可將葡萄糖直接轉化為電能
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上的論文指出,新電池能承受高達600℃的溫度。如果嵌入醫療植入物中,燃料電池可在植入設備所需的高溫滅菌過程中保持穩定。該電池的核心由陶瓷制成,這種材料即
-
藍色起源成功測試了100%推力的BE-4火箭發動機 能夠達到550000 lbf的推力
藍色起源公布的視頻顯示,BE-4 發動機在關鍵測試中超過一分鐘,該火箭將用于 New Glenn 火箭。BE-4 火箭發動機能夠達到 550000 lbf 的推力,超過了 SpaceX 第二代猛禽發動機的 530000 lbf。
-
日本大分大學和宇宙航空研發機構研究竹子纖維用于衛星零部件 削減“太空垃圾”
聯合研究于 2021 年 11 月開始。從竹子中取出纖維,在水中細碎成細小顆粒,制成一種叫做纖維素納米纖維的材料。計劃是將其干燥并制造人造衛星的零件。保護面板和觀察設備的盒子是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