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商務部確定的“消費提振年”。3月2日,商務部舉行發布會明確家電作為消費領域的“四大金剛”之一,是提振消費的重點領域。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家電消費穩定復蘇的趨勢日益明顯。
家電市場復蘇苗頭顯現
近3年來,家電市場一直承壓前行,整體零售出現震蕩下滑。根據全球五大市場研究集團之一的捷孚凱市場研究集團(Gfk)調查,國內家電行業將會在今年迎來復蘇。“我們預測2023年家電整體的零售規模將會獲得5%的增長。”Gfk中國零售渠道服務事業部家電事業部總經理何忠清說。
“今年頭兩個月,我們這一板塊線上銷售增幅達21%,平均客單價也在快速提升,這讓人對家電市場的復蘇充滿信心。”海爾智家中國區海爾蘇寧經營公司總經理葉飛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店鋪高客單價消費人群的占比多了。”小天鵝官方旗艦店運營總監張婷婷說,“我們店的消費主體基本上在三四十歲,滾筒洗衣機占大頭,干衣機這段時間也賣得不錯。”
“我們在推‘整家定制’的理念,目前整個套系化家電的銷售占比提升了5個百分點。”蘇寧易購大家電行業線總裁陳風波說,“從市場調研看,套系化產品需求占比已超過40%,一些頭部廚電品牌套系化產品占比已超過30%。套系化市場規模已經達千億級。”
省家用電器協會黨支部書記錢爭鳴說,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以舊換新訂單大幅增加,綠色智能家電訂單也顯著增長。中央集成嵌入式家電產品逐漸成為家裝消費的主力軍,家電家裝一體一站式購齊模式需求顯著增多。“越來越多消費者從購買單品轉向整體解決方案,帶動套餐場景式消費增長。”
家電市場悄然發生巨大變化
在業內看來,經過3年疫情,家電市場發生巨大變化。
“變化主要體現在:首先是流量碎片化。直播電商、團購模式興起,線上流量轉向多平臺的碎片化及私域化。其次,消費需求疲軟,大促爆發提前透支,持續性不足。第三是高端競爭激烈,各大品牌逐步推進產品高端化、套系化且迅速迭代。同時,還有來自新品類新品牌的沖擊,如小吉、大宇等新品牌差異化強勢突圍,覺飛、每新等品牌深耕內衣分區洗。”張婷婷說,“現在流行的高顏值壁掛洗衣機、母嬰洗衣機、內衣洗衣機等,都深受年輕消費群體青睞。”
近3年來,從消費者行為變化來看,他們對家電的購買更加理性。“隨著短視頻及直播的快速發展,用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電商品。”陳風波說,“從品牌端來看,以往用戶會對單一品牌的決策或單品類的品牌決策更加依賴。隨著整個互聯網渠道的布局、媒體介質和內容形式的多樣化,消費者逐步轉向多品類品牌或全品類品牌的決策,目前整體套系化的購買比例明顯提升。”
從渠道來看,以往消費者對于渠道的關注比較單一。陳風波說,以往用戶購買家電,線下去專業家電賣場,線上去專業電商平臺。現在用戶通過短視頻、圖文、直播,如小紅書、抖音等渠道先了解對應商品,再去線下實體店或線上電商平臺購買。“對于我們這樣的品牌渠道來講,用戶市場發生很大變化。”
新增長點在剛需更在創新
“家電消費出現一些新熱點。例如,綠色智能將來一定會成為家電的標配。75英寸以上的智能電視、智能送風柜、大容量的智能冰箱、大火力的智能化煙灶等,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何忠清說,“目前吸塵器約有300億元市場規模,但滲透率只有19%。隨著滲透力不斷上升,其規模會接近洗衣機。這也是美的、海爾等頭部品牌紛紛加入這個賽道的原因。”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家電銷售的增量主要集中在裝修、婚戀、畢業、換新、下沉市場五大人群。以換新為例,全國每年有近兩億臺的家電換新需求量,裝修的市場規模體量非常大,大概在2.85萬億元,新婚夫婦的家電需求也是剛性的。再看下沉市場,目前農村家電的百戶保有量只有城市的60%左右,這說明增長空間很大。
“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聚焦家庭消費場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整屋智能家電解決方案。從‘賣一臺家電’向‘賣一套家電’轉變。”蘇寧易購集團副總裁范春燕說,“我們需要與品牌供應商有更深入合作,將跨品類、多品牌的家電組合銷售,提高客單價、提升運營效率,實現高質量增長。經過大半年的打磨,我們已上線場景購,在一個導購平臺上,為用戶提供3D樣板間,提供一對一的連麥,消費者可以在對應的場景下更換自己心儀的家電商品,放到對應的位置去看實際效果。”
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我省將堅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組織開展“蘇新消費·春惠江蘇”“夏夜生活”“金秋惠購”“冬季購物”四季系列主題活動,激發消費意愿,提振消費信心。為促進消費加速恢復,將加大力度提振汽車、家電、家具等消費,支持重點企業開展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