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人社部官網發布了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3年1月1日),從月最低工資標準來看,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590元,全國居首。
其次是深圳,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360元,第三名是北京,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320元。總體來看,14個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000元及以上。
在這之前,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2》公布了2021年31省份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態勢,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義增長9.7%,與2012年的46769元相比,增加超過一倍。
分省份看,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寧夏、重慶等10個省份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平均工資均超過19萬元,西藏位列第三,超14萬元。
哪些行業工資高?據了解,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標準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執行,包括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等19個行業大類。
城鎮非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平均工資最高,為201506元;其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均超過15萬元,分別為151776元、150843元。三大行業工資水平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此外,有12個行業的年平均工資水平超過10萬元大關,比2020年增加3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