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8 月 3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尋找潛在宜居星球的過程中,天文學家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圍繞類太陽恒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上,它們的半徑和質量與地球相似,并且必須足夠溫暖以使得液態水可以存在其表面。
盡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有希望的“候選人”—— 例如 Trappist-1d 或 Proxima Centauri b,它們無一不都是圍繞附近的恒星運行,但“表面溫度適合液態水存在”這一必要條件非常嚴格,這極大地限制了候選者的數量。
現在,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奈庫-馬德哈蘇德漢(Nikku Madhusudhan)和他的同事確定了一類全新的宜居行星,它們的數量可能比類地行星豐富得多且更容易展開研究。
這些新的候選者是比地球大得多但比海王星小得多的海洋世界,它們被富含氫氣的大氣層所包圍。關鍵在于,它們的表面溫度可以允許液態水流動,在這方面它們與地球十分接近。
Hycean 世界
奈庫-馬德哈蘇德漢及其同事稱這些世界為“Hycean”,這是由氫和海洋兩個詞組成的合成詞。研究人員指出,Hycean 的半徑可達地球的 2.6 倍,質量最大可達到地球的 10 倍,這比以前被認為宜居的任何行星都要大得多。研究人員還研究了 Hycean 宜居帶,即與母星之間允許表面存在液態水的帶狀區域。事實證明,Hycean 宜居帶比類地行星要大得多。
部分原因是這些行星的平衡溫度可高達 500 開爾文,遠高于類地行星。基于這樣的條件,如果行星被潮汐鎖定且同一側始終面向太陽,那么液態水就可能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行星上的一半地區將因為太熱而無法維持生命的存在,而另外一半的氣候可能較為溫和。Hycean 宜居帶之所以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寒冷的 Hycean 世界可以憑借其內部熱量來支持液態水的存在。這樣的行星幾乎不需要來自母星的熱量輻射,因此其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運行。
奈庫-馬德哈蘇德漢的研究團隊表示:““我們的結果表明,Hycean 行星上的宜居帶要比陸地上的宜居帶寬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