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4 日消息 據日本經濟新聞亞洲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尋找更多的中國大陸供應商,讓他們在生產最新的iPhone中發揮關鍵作用。
日經亞洲獲悉,立訊精密從競爭對手富士康和和碩手中拿下了即將推出的iPhone 13系列 3% 的訂單,預計蘋果公司到 1 月份將生產 9000 萬至 9500 萬部新 iPhone。
據消息人士稱,立訊精密將在本月開始制造iPhone 13 Pro,這對一家從未獨立生產過 iPhone 的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新加入蘋果供應鏈的公司通常一開始生產較老的 iPhone 機型。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稱,立訊精密去年收購的兩家公司,即韓國相機模塊制造商 Cowell 和中國臺灣的金屬框架制造商 Casetek,也將為今年的新 iPhone 提供關鍵組件和零件。
“雖然立訊精密今年只生產一小部分 iPhone,但我們不能放松警惕,”一家競爭對手的 iPhone 供應商的高級管理人員說,“如果我們不加強我們的競爭力,他們遲早會成為主要供應商。”
蘋果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復雜的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每年大約生產 2 億部 iPhone、2000 萬部 MacBook 和數千萬個 AirPods。該公司眾所周知的高制造標準意味著其供應鏈中的任何公司都被視為其領域中的佼佼者。
中國大陸蘋果供應商的崛起是以美國、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的競爭對手的犧牲為代價的,其中有幾家供應商要么訂單份額縮減,要么完全退出了蘋果的供應鏈。
日經新聞了解到,由于去年收購了競爭對手可成科技的金屬框架和外殼工廠,總部位于湖南的藍思科技以前只為 iPhone 提供玻璃背板和蓋板玻璃,但今年也將首次為 iPhone 提供金屬外殼。
同時,熟悉此事的人士稱,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相機鏡頭制造商舜宇光學科技今年首次進入 iPhone 供應鏈。據消息人士稱,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將供應后置攝像頭鏡頭,盡管其份額仍然很小。
IT之家了解到,舜宇光學總部位于浙江省,是小米、華為、OPPO 和 vivo 的主要供應商,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臺灣大立光電的主要競爭對手,大立光電是高端智能手機鏡頭的領先制造商,也是長期的 iPhone 供應商。舜宇光學的收入比 2016 年增長了近三倍,而其凈利潤也翻了兩番。
兩位熟悉情況的人士表示,如果本季度獲得蘋果的批準,京東方科技最快將在下個季度開始為 iPhone 13 系列提供優質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該公司去年開始為舊版 iPhone 機型提供 OLED 顯示屏。
京東方被視為挑戰三星的最大希望,三星是全球最大、最先進的 OLED 供應商。蘋果公司也熱衷于將中國的顯示屏制造商引入 iPhone 的供應鏈,以此來提高其與三星的議價能力。
其他幾家中國公司去年首次出現在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上,包括顯示屏制造商天馬微電子、存儲芯片制造商兆易創新和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組裝商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
聞泰科技還在通過安世半導體收購英國最大的芯片廠 —— 位于威爾士的 Newport Wafer Fab。
深圳長盈精密技術公司是中國臺灣可成科技和富士康外殼部門的競爭對手,去年也首次出現在蘋果 200 強供應商名單上。
Isaiah Research 的首席分析師 Eric Tseng 說,立訊精密、歌爾聲學、聞泰科技和舜宇光學等公司最近都在蘋果供應鏈中獲得了訂單。他補充說,幾年前才開始為 iPhone 提供相對簡單的零部件的立訊精密的崛起,很可能成為蘋果與其長期制造伙伴富士康談判的籌碼。
“我們預見到,在未來幾年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蘋果需要實現采購多樣化并管理其成本,這將給中國供應商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擴大在供應鏈中的份額,并對現有供應商造成更大的壓力,”Tseng 告訴日經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