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與城市融合發展。到2025年,北京力爭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以上,到2030年比重提升到25%左右。其中,到2025年,外調綠色電力規模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21%左右。
這是28日公布的《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方案》)提出的目標。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28日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利用水平、技術創新邁上新臺階。截至2021年底,北京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2.0%左右,較2015年的6.6%增長82%,全市19.8%的用電量、18.1%的發電裝機規模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同時,可再生能源與建筑、基礎設施等城市要素加速融合,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力供應,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及臨空經濟區等新建重點功能區率先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可再生能源已經具備由試點示范向規模化應用轉型的條件,“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常規能源高效利用”的發展方式初步形成。
負責人表示,《方案》以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城市融合發展為主線,加快可再生能源成為城市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加快重點領域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重點區域可再生能源高質量應用、推動重點行業擴大可再生能源應用等共27項重要任務。
《方案》針對各重點區域發展定位及可再生能源資源情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系統謀劃,提出實施中心城區可再生能源精細化發展、建設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推動平原新城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加快生態涵養區可再生能源多元化發展、打造可再生能源特色應用示范區等發展策略。堅持可再生能源優先、智慧融合應用,率先推進重點區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到2025年,新建重點區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原則上不低于20%。
《方案》針對工業、建筑、交通、供暖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行業,提出加強行業統籌的措施,研究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要求,協調組織推動可再生能源應用。比如,在“高精尖”產業加快規劃建設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綜合能源基礎設施,制修訂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標準、圖集,在城市更新、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中同步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強化農業農村可再生能源推廣,等等。到2025年,實現新建產業設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新建公共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北京還將推進京津冀區域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推動綠色電力市場化應用,建設環京200公里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圈層。到2025年,外調綠色電力規模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21%左右;加快推動氫能創新應用,推動氫能成為擴大可再生能源應用規模的新路徑。
負責人指出,《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4.4%以上,力爭達到15%以上。到2030年,比重提升到25%左右。(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