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第三十屆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暨第十屆世界健康產業大會獲悉, 中國健康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創新、合作等成關鍵。
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等聯合主辦的本屆健博會匯聚了國內外健康產業研究專家、機構,共商健康產業的研究發展方向。
創新、合作發展成共識
“要創新”,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在會上表示,歷經幾千年的發展,今天百姓的生活和生產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醫藥行業而言,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就必須創新。
同時,衛生部原副部長殷大奎提示,行業創新,要強化科技的力量,創新要守正創新,精華要傳承。
創新發展亦離不開各方合作。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醫療器械分會會長狄思杰說道:我們需要不斷地促進國際合作,同時我們也會幫助到整個健康行業從業者不斷地參與其中。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創新、作出積極的貢獻,促進行業共性和標準建設。
衛健委人才交流中心書記張俊華表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很多人都密切相關。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是以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建設和設置為引領,以學科、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再加上醫療質量、患者安全、醫學服務、醫學教育、科研、醫院管理作為重點領域。在關于未來發展的話題時,張俊華說:“我們還是要國際合作交流,高質量發展必須和國際合作交流結合起來。”
健康市場前景廣闊
“健康永遠是一個剛性的增長需求,凡是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大多都是朝陽產業。”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管理司原司長江德元如是說。
殷大奎表示,有權威研究結果顯示,2011年至2050年,第三產業人員將明顯提升,這無疑增強了健康產業人員的從業信心。
江德元舉例道:“醫藥器械是特殊商品。醫療器械產業具有經濟、民生、公共安全多重屬性,是一個朝陽產業。”從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提供的數據來看,2022年全球醫療裝備行業市場規模是4700多億美元,以期到2014年復合增長率在5.6%,這個數據是遠遠高于全球經濟增長的數據。從我國的數據來看,2020年醫療器械營收首次突破1萬億元,在去年達到了13000億元,增長達到12%。從過去到現在,包括今后的一個時期,預計整個醫療器械增幅都在兩位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馮文猛表示,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里提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8萬億元,2030年達到16萬億元,“整個這塊發展,這些年從產業、政策角度有一個強力助推的態勢。”
本次大會上,與會專家還就食品、中醫藥等諸多領域進行深入交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春生認為,在本次健博會上研討交流,集中凝聚共識,集中智慧,通過產品成果的展示,對接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這是一次產業發展交流的盛會,是對接合作的盛會,也是一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盛會。
據悉,健博會被業界譽為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晴雨表”,連續被商務部評定為全國重點引導支持的展會。健博會至今已成功舉辦29屆,參展的客商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