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9.5%。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簡稱乘聯會)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4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達32.3%,同比增長6.6%。
在12日舉辦的新時代能源產業質量發展論壇上,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表示,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正在從局部性創新能力領先向全局性創新能力領先轉變,從階段性創新能力領先向持續創新能力領先轉變。而產業創新能力存在的整體創新短板、關鍵技術短板和原始創新短板也正在得到有效克服。
有分析認為,全球汽車產業逐步進入以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為特征的新階段,呈現出一系列新形勢和新變化。對此,專家學者、業內人士紛紛呼吁加快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高水平科技創新。
據知,相關部門將瞄準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硬骨頭”,發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作用,面向2035年深入研判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系統謀劃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布局,謀劃開放、合作、自主突破與產業化應用協同的推進路徑;同時,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從源頭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不管是傳統老牌車企轉型,還是造車新勢力,利用好國家政策,時刻關注科技發展,踏實做好自己的產品,走差異化路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目標客戶,從而站穩腳跟,才是生存的根本。”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在受訪時說。
曾在大眾集團任職16年、現任東風雷諾首席執行官的蘇偉銘也有同感。他注意到,國內用戶購買豪華車的熱情正在不斷升溫,這意味著中國豪華電動汽車市場創業角逐迎來“最佳時機”。
“面對即將到來的百萬級甚至更高價格區間的純電動車細分市場的競爭,本土車企缺乏足夠有競爭力的產品。”蘇偉銘介紹說,中國東風汽車集團和法國雷諾汽車集團聯手打造豪華純電汽車新品牌賓理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展探索,以期填補市場空白。他還透露,這個項目已吸引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地的廣泛關注。
專家同時提醒,“價格戰”將加劇新能源車企競爭,未來三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殘酷的淘汰賽。在張翔看來,從長遠角度來看,淘汰賽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做大做強是有好處的。蘇偉銘也表示,希望仰望、賓理等廠商共同努力,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高水平科技創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我國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的又一個大項目”。
關鍵詞: